【特稿】無懼死谷高溫 美國男子連續18年跑完超級馬拉松

無懼死谷高溫 美國男子連續18年跑完超級馬拉松

楊舒怡

美國66歲男子丹尼·韋斯特加德是超級馬拉松愛好者,7月上旬在加利福尼亞州死谷頂着極限高溫,成功挑戰惡水超級馬拉松。這是他連續18年跑完比賽,而這一賽事被稱爲“世界上最艱難的超級馬拉松”。

惡水超級馬拉松每年7月舉辦,選手要從美國大陸最低點,海拔負85米的死谷惡水盆地起跑,終點爲惠特尼山海拔2530米處,落差巨大,限時48小時,路徑總長135英里(約217公里),中間要翻越兩座山。

據美聯社17日報道,今年的惡水超級馬拉松於7日至9日舉辦,90多人蔘與挑戰。韋斯特加德作爲一名退休的航天項目經理,第18年報名參賽,最終以45小時29分鐘跑完全程。

死谷是整個北美大陸地勢最低、最炎熱和最乾燥的地方,夏季高溫動輒突破50攝氏度,對人體構成極限挑戰。比賽期間,韋斯特加德的親友後援團乘坐一輛廂式貨車,一直跟在他的身後,既爲他提供所需的食品、飲用水、電解質液、冰塊等物資,也爲他加油鼓勁。

由於賽事太過艱難,每年都有選手無法跑完全程。賽事醫務團隊負責人梅甘·德爾介紹,歷年來,尚無選手死亡,但選手在極度高溫下身體不適的情形非常多見,包括嘔吐、脫水、低鈉血癥等。

因此,對參賽選手而言,降溫和補水尤爲重要。親友團不時給韋斯特加德噴水,往他的帽子裡倒冰塊,爲他提供冰涼飲用水,還爲他準備了西瓜等水果。

韋斯特加德在歷年賽事中積攢了不少經驗,懂得一些“小竅門”,例如沿着路邊劃的白線跑,原因是路面上的瀝青太燙,踩上去黏黏的。

韋斯特加德承認,他在比賽期間嚴重缺覺,身體疲倦,但“我仍然堅持了下來。這就像生活一樣,雖然有低谷,但是挺過去,情況就會好起來”。

有時候,他不得不坐在椅子上休息10分鐘,然後大喊一聲:“好極了!我們繼續向前奔!”

韋斯特加德常年堅持訓練,才贏得了參加超級馬拉松的資格。他說,隨着年齡增大,他的身體機能比不上年輕時,例如耐熱能力變差、跑步速度變慢。他調整了訓練計劃,例如把天天跑步改爲每週跑上幾天。

美國佐治亞大學人體運動學教授託尼·沃爾夫說,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多項身體機能有所減弱。不過,目前相關研究數據仍然較少,“畢竟60歲以上老年人蔘加極限賽事的例子不多”。(完)(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