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竹苗首長會議 籲中央加速大矽谷計劃落實
2025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臺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水漾月明會館」舉行,4縣市首長親自出席,通過15項新增合作案。與會首長呼籲中央儘速召開已停擺9個月的「桃竹竹苗大矽谷」平臺會議,以加速產業升級與區域共榮。(呂麗甄攝)
2025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臺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水漾月明會館」舉行,4縣市首長親自出席,並通過15項新增合作案。(呂麗甄攝)
2025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臺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水漾月明會館」舉行,苗栗縣長鍾東錦(左二)呼籲中央儘速恢復停擺9個月的「桃竹竹苗大矽谷」平臺運作,強調地方已整備完成,期待中央正視大矽谷計劃對產業升級及區域共榮的關鍵重要性,勿讓臺灣錯失良機。(呂麗甄攝)
2025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臺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水漾月明會館」舉行,桃園市長張善政(中)強調,國際局勢與關稅變動使企業面臨轉型壓力,「要不是我們的大矽谷計劃被冷落,要不然就是行政院都在忙一些奇怪的事,把真正該做的放在一邊。」(呂麗甄攝)
2025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臺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水漾月明會館」舉行,4縣市首長親自出席,並通過15項新增合作案。與會首長一致呼籲中央儘速召開停擺9個月的「桃竹竹苗大矽谷」平臺會議,以加速產業升級與區域共榮。
2025年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臺4縣市首長會議9日在苗栗縣明德水庫「水漾月明會館」舉行,由苗栗縣政府主辦。桃園市長張善政、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及苗栗縣長鍾東錦齊聚一堂,共同檢視歷年合作議案執行情形,並通過15項新增合作提案。
會議以「湖海之間—漫遊桃竹竹苗」爲主題,新增15項跨域合作案,涵蓋智慧治理、文化觀光、公共安全、青年培力與地方制度精進等面向,展現地方政府推動區域共榮的決心。4縣市首長達成共識,呼籲中央加速恢復「桃竹竹苗大矽谷」平臺運作,讓產業、交通、教育等關鍵政策得以跨區整合、共同推進。
各縣市提出的合作案包括,桃園市提出5案,聚焦於青年創業、文創產業與智慧治理,包含青年諮詢、青創博覽會與智慧治理倡議;新竹縣提出3案,強化文化交流與公共安全,推動文化資產教育、一證通閱讀及聯合反詐;新竹市提出2案,着重教育資源與資訊整合,包括原住民族語線上聯合招生及GIS共享平臺;苗栗縣則推出5案,結合觀光、文化、農業與行政革新,涵蓋湖海行銷、山豬防治、客家歌舞推廣與陶藝競賽等。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桃竹竹苗4縣市地緣緊密、產業互補,是臺灣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地方早就整備完成,期待中央儘速恢復平臺運作。」他指出,大矽谷計劃不僅關乎科技廊帶建設,更是產業升級與地方共榮的重要契機。
桃園市長張善政開場時表示,必須向3位縣市長「負荊請罪」,因擔任「桃竹竹苗大矽谷」窗口已9個月,平臺卻至今未召開會議。他說,桃園市府多次發函國發會並透過管道溝通,但中央迴應始終爲「各縣市可自行與相關部會協調」,讓地方深感失望。
張善政強調,國際局勢與關稅變動使企業面臨轉型壓力,「要不是我們的大矽谷計劃被冷落,要不然就是行政院都在忙一些奇怪的事,把真正該做的放在一邊。」他呼籲行政院正視產業發展急迫性,「請中央放下手邊奇怪的事,儘速協助桃竹竹苗把大矽谷計劃往前推動,這關係到臺灣能否在中美對抗格局下穩住產業根基。」
新竹縣長楊文科指出,桃竹竹苗治理平臺自成立至今已邁入第10年,「我們原本就是一家人,血濃於水,這10年來所有計劃都以區域幸福爲出發點。」他認爲,平臺長期運作證明跨域合作具體成效,對區域治理助益良多。
楊文科支持縣長鍾東錦提出的「地方制度法修正」議題,指出地方組織多年未修法,縣府編制已滿額,難以應付新興事務,「若要增加人力與效率,必須修法調整,這是刻不容緩的事。」他也提醒中央近期推動的「類科學園區」政策可能對臺灣長遠發展帶來風險,「若產業外移,美、德、日都吸走高階製程與人才,臺灣恐面臨空洞化危機。我們的大矽谷計劃早已提出方向,爲何中央不推動?」他強調,這對桃竹竹苗鄉親「極不公平」,呼籲中央應正視地方努力與訴求。
此外,他提到「國土計劃延後6年」政策雖可理解,但政府應提出完整配套,讓地方得以遵循執行。他並介紹新竹縣提案的「文化資產教育推廣」與「一證通閱讀計劃」,盼透過電子書、跨域資源共享,深化區域書香文化。楊文科最後表示,4縣市將共同推動「反詐騙聯合宣導」機制,「桃竹竹苗的鄉親生活穩定,但也容易成爲詐騙目標,我們要讓防詐宣導落地,守護民衆財產安全。」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桃竹竹苗早已形成共同生活圈,從教育、交通到產業皆密不可分。「土地可以買、設備可以買,唯有人才不能等。」他強調,大矽谷計劃應結合產學合作與青創政策,讓地方人才與科技能量同步成長,打造永續創新的產業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