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芝颱風潛勢區20年未解 南投信義居民盼鬆綁禁地恢復耕作

信義鄉神木村曾因土石流受害,但重建工程已經完成,居民希望解除土石流潛勢區管制,恢復土地利用。圖/本報資料照片

2001年桃芝颱風後,南投縣信義、仁愛等山區被劃爲土石流潛勢區,居民長年受限無法耕作。南投縣農業處表示,目前信義鄉已有兩處解除、另有一處送農業部審查中,將持續清淤並進行第三次通盤檢討,加速推動解除。

南投縣議員全文才說,桃芝颱風重創南投山區,造成嚴重土石流與人命傷亡,當時政府劃設多處土石流潛勢區,信義、仁愛等地居民因此長年受限,農地無法耕作、建設難以推動,災後至今已超過20年,許多地區未再發生災害,居民期盼解除不合理限制。

全文才指出,土石流潛勢區本意在保護安全,但多年來造成居民無法整地耕作、興建設施,甚至露營區等原有產業也受限。他說,已經20幾年了,縣府是不是該檢討?有沒有法令規定多久要檢討一次?希望能給地方一個交代。

縣府農業處長蘇瑞祥說,南投縣共有12個區域爲土石流水土保持區,其中信義鄉有5處。經過近年通盤檢討後,神木村第38區及豐丘第189區已公告廢止,地利村第23區則送農業部審查中,期望能兼顧民衆需求與安全性,爭取廢止。

他補充,其餘豐丘第29區與神木村第40區,因先前通盤檢討建議須完成清淤工程後再行處理,縣府已兩度向農業部水保署爭取協助清淤,但進度未如預期,明年將再次提報清淤計劃及第三次通盤檢討。

全文才表示,信義鄉地利村部分區域在桃芝颱風前就已有農地與產業設施,如今仍受潛勢區限制,影響居民生計與產業發展。他說,居民並非要求全面撤銷,而是希望縮小範圍,讓可安全利用的土地能重新使用,這樣對居民也纔有交代。

蘇瑞祥迴應,解除土石流潛勢區的相關作業縣府已積極進行,後續將配合中央審查程序及安全評估,逐步推動廢止或調整,讓居民能在安全前提下恢復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