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智慧教室破萬間!全國最多、普及率達87%
桃園市自2016年推動「智慧學校數位學堂計劃」,截至目前已建置超過1萬間智慧教室,普及率達87%,居全國之冠。教育局持續投入經費汰換非觸屏設備,並透過教師增能研習推動智慧教學升級,落實智慧教育願景。(桃園市政府提供)
桃園市自2016年起率先全國推動「智慧學校數位學堂計劃」,以建置觸屏智慧教室爲主軸,並尊重各校依據校本特色發展多元應用。桃園市教育局表示,目前桃園市已建置超過1萬間智慧教室,數量居全國之冠,同時配備約8萬臺載具,如iPad及Chromebook,並持續充實教學軟體與數位內容。
教育局說明,隨着數位科技時代的來臨,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正面臨革命性的轉變,桃園市以「智慧教育」爲核心理念,積極實現「數位科技、創新永續」的教育願景,透過智慧教室的建設與應用,推動教育現代化,培養具備科技素養與創新能力的下一代。
教育局指出,導入數位學習工具與互動教學模式,可培育學生跨領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帶動全國智慧教育的潮流,更屢獲國內外智慧創新大獎肯定。智慧教室的ICT技術不僅提升學習興趣,也讓教師能即時掌握學習成效,發展出更多元的互動教學方式。另教育局也透過辦理數位學習增能研習,協助全市教師提升智慧教學的專業知識與應用能力,推動「教與學」雙向升級,實現教育數位轉型的願景。
教育局說,桃園市智慧教室截至目前已累計建置達10024間,高國中小一般教室及專科教室的整體普及率達87%,其中國中小普通班教室布建率更高達97%。目前偏遠學校,除復興區的國小100%建置,其他新屋、大園、觀音等區內的偏遠學校整體建置率爲85%,其尚未建置觸屏的主因,是因仍有在使用年限內且堪用的電子白板或是投影機及布幕作教學使用。
教育局指出,針對仍使用電子白板或投影設備的學校,教育局每年均編列約3500至4000萬元經費,供各校申請更新校內非觸屏設備,只要符合使用年限與汰換條件,皆可優先補助。
國民黨市議員徐其萬指出,大園區因航空城搬遷的關係,竹圍國小遷校且有其他4所學校廢校,會影響智慧教室的建置率,但有不少校長近年有向他爭取教育經費,要加強智慧教室。另因大園屬於偏鄉、資源不足,以前的代課老師佔多數,如今因爲少子化,正式老師漸漸增加,各方面都有在好轉,老師的師資提升,智慧教室才能隨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