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運動卡推優惠 市民盼多納私立場館
桃園市政府推動運動平權,民衆持市民卡或敬老愛心卡進入特約運動場館即享有優惠,不過相關場館多以公立爲主,被審計處點名檢討。圖/桃園市政府體育局提供
桃園市政府推動運動平權,但市民卡或敬老愛心卡特約運動場館優惠,多以公立爲主,遭審計處點名檢討,部分民代、健身族也盼望更多私立場館看得到、也享用得到;市府體育局允諾將加強爭取私立場館加入,並優化行銷策略,讓更多市民參與。
市府體育局爲提升運動人口,去年1000萬元推動運動卡計劃,持市民卡或敬老愛心卡,進入特約運動場館即可享半價或全額免費等優惠,根據持敬老愛心卡人次統計,從2022年的13萬8299人次,增加至去年的54萬8126人次,使用點數從847萬7758點,增至2917萬3384點。
審計處審覈報告認爲運動卡計劃成效顯著,敬老愛心卡使用人次及點數,兩年間大幅增加296.33%、244.12%,但特約場館多以國民運動中心,及市立運動場館爲主,私營運動場館僅佔少數,恐限縮民衆選擇。
平日有健身習慣的蘇先生說,市府提供市民卡優惠立意良善,但優惠多僅限於公立場館,入場時間彈性、設施較多樣化的私立健身房卻用不到,感覺有些不公平,希望市府可以改善,讓更多健身族受惠。
市議員李宗豪表示,推動運動平權的方向正確也有效果,不過目前多以公立爲主,像龜山的國民運動中心(樂活運動館)還沒蓋好,市民短期還享受不到,凸顯私立場館的重要性,建議市府除了確保運動中心如期如質完工外,應該設立誘因吸引私立場館加入,也可以成立單一窗口協助輔導私場館改善設施、符合法規檢查。
市議員陳雅倫建議市府可與更多運動場館合作,使用市民卡與敬老愛心卡的運動卡優惠,尤其沒有國民運動中心的行政區,或是像龜山區尚未完工,更應該加強公私合作,讓全民運動普及。
體育局迴應指出,運動卡計劃歷年執行率均達9成以上,約10萬人次參與,今年截至7月底有超過8萬1000人次受惠,顯示計劃已成功鼓勵市民養成運動習慣,今年續辦的數位走跑平臺計劃有10萬4002人次參與,成長比率也大幅提升。
體育局長許彥輝表示,市府每年皆邀請私立運動場館加入運動卡計劃,但私立場館多爲會員綁定製,不開放民衆購票入場,且須公共安全檢查及消防安全檢查合格才符合資格,因此申請意願較低,後續會加強辦理申辦說明會,廣邀運動場館參與,也將新增導入市民卡App集點活動、有獎徵答及問卷調查,提升市民參與動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