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醫院「一總三院區」 3年內門診中心搶先完工
桃園市立醫院將於八德霄裡設總院,定位爲區域教學醫院,主要醫治一般醫院無法處理的急重症狀或較爲複雜的疾病。(蔡依珍攝)
桃園市長張善政8日施政報告宣佈桃園市立醫院除八德霄裡總院,未來將設大溪埔頂、觀音草漯、復興3院區,不分黨派議員要求有明確定位,市府強調3院區都設門診中心,約600坪規模,因不用土地變更,期程會較總院快,預估3年內可以完工營運。
「什麼病症都要服務根本不可能!」議員楊朝偉樂見衛福部來函同意桃園設置499張一般急性病牀的市立醫院,但有限醫療空間不可能同時涵蓋特色醫學中心、婦幼與高齡照護等多面向,要求明確定位,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以治療肝癌爲名、鬆德院區以身心和精神醫學爲主,空間規畫將要先預留特色醫療所需場域,並做好交通模擬。
議員朱珍瑤則點出今年中央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超收就扣錢,外縣市有市立醫院得標廠商因此放棄不做,要求市府從長計議。議員李柏坊和吳進昌則分別關心大溪和觀音院區的推動進度和醫療量能,強調醫療資源不足,看診都大排長龍,期待有診所以上、醫院以下規模的院所進駐。
「各地都要設大型醫院不可能也沒必要!」副市長王明巨表示,尖端醫療非市立醫院重點,主要定位爲區域教學醫院,醫治一般醫院無法處理的急重症狀或較爲複雜的疾病,希望能解決8成常見的疑難雜症,他強調土地、經費事小,醫療人力纔是問題,要較長時間培養,會和醫學中心合作慢慢培養人才,以自營自建方式,在10年內完成相關人才培育及硬體設備建設,確保市立醫院順利推動。
面對中央健保總額管制,王明巨也說,八德和中壢區病牀數仍有逾1000牀缺口,未來將積極與健保署研議爭取保留市立醫院擴充空間。衛生局長賈蔚也說,市立醫院將於2028年完成都市計劃變更、用地取得和規畫設計發包,2029年啓動興建,2031年開始採購與安裝醫療儀器,目標2033年完工試營運,將加速辦理後續作業,如期完成。
市府也提到,市立醫院3院區直屬總院管理,不用疊牀架屋設分院長,分別位於復興介壽國中、大溪埔頂營區、及觀音草漯大觀路上的市場用地,都約600坪,因不用土地變更,期程會較總院快,將就人口分佈、交通動線及既有醫療資源綜合評估,預估於3年內完成,以每院區3億元規模,打造提供門診、檢查及初步治療服務的地區型醫院,讓民衆不用爲了電腦斷層、內視鏡要遠赴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