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人的痛!桃園客運亂象多 議員主張應逐步退場
桃園市議員凌濤17日點名「桃園客運」是桃園人的痛,主張桃客應該逐步退場,建議由桃園捷運公司成立「市區公車」部門,給桃園人該有的通勤品質。(蔡依珍攝)
司機當街毆打學生事件引譁然,議員凌濤17日點名「桃園客運」是桃園人的痛,主張應逐步退場,由桃園捷運公司成立市區公車部門接手。市長張善政坦言公車常年是1999市民抱怨冠軍,除會盡量輔導桃客,也會評估公辦選項,讓桃捷承擔更多責任。桃客則婉拒迴應。
「桃園客運成爲唯一一個讓人不想住在桃園的理由!」凌濤表示,桃客長期爭議不斷,態度惡劣、起步急煞、不禮讓行人等問題層出不窮,10月更發生司機與學生衝突事件,但交通局旅客服務品質評鑑,桃客卻從民國111年16分大幅提升至113年24.5分、成長近5成,與市民感受完全相反,批「桃園客運」是桃園人的痛,但絕非「大到不能倒」。
凌濤進一步指出,市府過去3年補助桃客8.04億元,加上電動公車6120萬元,總計達8.6億元,質疑交通局正在推動的「桃小巴」政策是釋出虧損路線,讓桃客保留65%精華路線,無助解決根本問題。
「桃客想專心做資產管理,就讓他退場!」凌濤拋出由桃捷公司成立市區客運部門的解方,強調桃捷營運表現優異、管理團隊專業,且新增捷運站點具備足夠腹地建置客運基礎設施,可在捷運通車前透過前導公車路線培養運量,更可導入電動化車隊、提高調度效率、確保服務品質,有機會成爲全國典範,強調若能解決桃園人長年的交通痛點,市府滿意度將更上層樓。
張善政表示,上任以來每週關注1999熱線,公車問題始終高居市民抱怨榜首,內部一直在討論解決方案,他肯定桃捷近年進步顯著、體質與企業文化正面,可承擔更多責任,將深入評估議員提案的可行性。
交通局長張新福坦言桃客表現「中等到中下」,已推動檢討並強化駕駛錄用資格等多項制度精進措施,並持續強化客運評鑑制度,業者改善不力不排除重新檢討路權,或由桃捷公司等公辦營運單位接手,市府將把桃捷的豐富營運經驗納入公車營運公辦化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參考,期望藉此爲桃園樹立更高品質的市區公車服務標竿。
桃捷董事長沈智藏表示,桃捷公司本來是經營軌道運輸,若要擴大公車業務要達成有公車場站、營運路線、車輛設備及充足資金等4大基本條件,如在市府政策支持下能建置完善,桃捷公司會全力配合市府政策,投入市區公車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