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南門市場老攤從小吃到大 已是情感寄託
桃園市南門市場前天深夜大火,百餘名消防救難人員耗費近6時,直到昨晨3時餘纔將殘火處理完畢。記者陳恩惠/翻攝
南門市場位於桃園區中山路、三民路、南華街間,爲桃園歷史悠久的傳統市集,一九五○年代開市,迄今超過一甲子歷史。市場前幾年曾受新冠疫情衝擊,一度休市,疫情後仍是桃園人生活採買重心,如今因大火再次重創。
「我從年輕、娶老婆、生孩子、做生意到當里長,都與市場密不可分。」南華里長林獻堂說,南門市場見證人生階段,被燒掉的攤位或店面都已傳承二、三代,客家米食、草藥店、五金行都是老店。
南門裡長吳宏泰回憶,自小住在文化街,對市場有着深厚感情,「不只是購物的地方,更是情感寄託」,「老字號店家像黑輪、蛋糕,從小吃到大」,老店承載桃園人的童年記憶,慘遭祝融令人惋惜。
國內因非洲豬瘟疫情,有熟食攤老闆改賣薑母鴨「度小月」,深夜聽到大火後趕到現場,眼見烈焰吞噬攤位。他說,原本賣紅糟燒肉,因疫情改賣薑母鴨,「好不容易等到豬肉解封,又遇到這場災難」,損失初估至少二、三十萬元。
「這裡承載桃園人從小到大的回憶。」議員黃瓊慧感嘆,看着攤商掉眼淚收拾殘局,感同身受,傳統市場的消防與電力安全有隱憂,市府應盤點各市場電線配置、消防設備與逃生動線,成立專責窗口協助安置與重建。
議員凌濤指出,臺北南門市場曾面臨老市場再生,如今是最現代化老市場,建議參考北市案例重建,在最現代的場域保存最傳統的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