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聯手7縣市 強打噪音車
桃園市政府暑假期間首度串聯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及宜蘭縣7縣市,展開噪音車輛跨域聯防,自「靜桃專案」上路以來,民衆陳情量下降33.9%,環境音量平均降低6分貝。(桃園市環保局提供/姜霏桃園傳真)
桃園市政府暑假期間首度串聯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及宜蘭縣7縣市,展開噪音車輛跨域聯防,於主要交通幹道、陳情熱點設置聯合稽查點,並透過資訊共享鎖定跨區流竄車聚。環保局長顏己喨指出,噪音車曾長期高居市府1999陳情首位,平均每月近500件,自「靜桃專案」上路以來陳情量下降33.9%,環境音量平均降低6分貝。
顏己喨說明,根據數據顯示,今年7月1日至8月22日,桃園市共攔檢442輛車,其中214輛噪音超標,依法告發並限期改善,裁罰金額達新臺幣69萬2100元。另查獲55輛非法改裝排氣管車輛,裁罰新臺幣4萬9500元。
環保局指出,所有違規車輛皆納入後續複檢名單,以確保改善到位,專案也結合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車牌辨識與現場檢測等科技工具,針對事故熱點與高陳情區域,提升執法精準度,有效取締跨區噪音車。
環保局表示,除嚴格執法外,市府積極推動「文化車聚」,鼓勵車友以合法、安全、低噪音的方式進行活動,從「反規避」邁向「自主管理」,營造低噪音的車聚氛圍。市府執法人員親赴車聚現場宣導,提醒車友在合法改裝、安全駕駛、低噪音原則下展現美學改裝與創意設計,藉此引導車聚文化朝向合法、健康與正向發展。
今年市府已參與5場車聚活動,透過現場互動與持續宣導,車友逐漸建立「合法改裝、低噪音自主管理」意識,活動品質逐漸提升,車友社羣朝向「公共責任」與「守法意識」並重的方向發展,車聚文化已漸轉變,宣導逐見成效。
環保局表示,將持續推動跨縣市聯防與日常稽查,呼籲市民善用「噪音車檢舉網站」,市府仍會透過「嚴格執法、跨域合作、文化倡議、市民參與」4大策略,全面改善噪音擾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