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舊城活化再擴大 中壢復興路等人本環境改造啓動

桃園市政府實施舊城再生計劃,市府預計於今年第3季完成桃園、中壢國小周邊人本環境優化,及景福宮周邊店家立面改善等。(圖/桃園市都發局)

桃園市政府於2023年實施「桃園舊城再生計劃」,今年1月已完成景福宮周邊人行道改善,並計劃於第3季完成桃園、中壢國小周邊人本環境優化,以及景福宮周邊店家立面改善與特色招牌導入。桃園市議員凌濤建議,市府應整合各局處資源、落實空間活化、扶植青年創業,並確保基礎建設工程的協調性。

針對舊城再生計劃,桃園市政府已成立「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由市長張善政定期主持,凌濤表示,市府應針對已規畫全市性的舊城區優化藍圖,並提出明確的階段性推動計劃,建議市府應擴大現有成功案例的應用範圍,讓桃園市的人本環境與文化空間品質全面提升。

凌濤提到,舊城區的活化不應僅限於基礎建設,更應關注如何透過創新機制吸引青年創業者進駐。應建立針對舊城區商圈的招商計劃,以及考慮以「包租代管」模式媒合閒置店面與青年創業資源,以促進經濟活力。

另凌濤也說,在人行道與騎樓整平工程上的規畫需協調,以減少重複開挖、影響市民觀感,提升施作效率,避免市民對工程進度產生疑慮。

都發局說明,今年1月已完成景福宮周邊人行道改善,並計劃於第3季完成桃園、中壢國小周邊人本環境優化,以及景福宮周邊店家立面改善與特色招牌導入。另爲了建構更完善的人本環境,今年市府將啓動桃園區中正路、成功路人行環境改善、東溪綠廊景觀計劃,以及中壢區復興路人本環境改造4項工程,並將配合2026臺灣設計展,形塑整體都市景觀。

經發局迴應,目前有2大策略,一是由市府租用歷史空間後轉租予特色店家,二是補助租金或開辦費用,以吸引新產業進駐。經發局也將與青年局及婦幼局合作,提供創業資源,打造示範點,藉此帶動人潮迴流與商圈發展。

針對周邊施工一事,交通局與工務局則說,將持續整合各項工程進度,確保路口改善與人行環境升級能夠同步施作,以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