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教育局攜手原民局 打造原住民學童文化傳承之旅

桃園市教育局於復興區高義國小舉辦「原住民兒童及少年成長營」,8校80位原民學童參與,課程融合口簧琴、竹編工藝與高空繩索挑戰,兼顧文化傳承與生命教育,培養自信、團隊合作與勇敢精神,展現桃園推動原民教育的決心。(桃園市教育局提供)

桃園市教育局爲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培養學童自信與多元能力,近日於復興區高義國小舉辦「桃園市原住民兒童及少年成長營」。教育局表示,此次營隊採2梯次,以2天1夜模式進行,匯聚了德龍、大溪、龍安、石門、內壢、高義、內定及東安等八所國小共80位原住民學童,共同展開一場兼具文化傳承與自我挑戰的學習之旅。

高義國小提到,營隊課程設計豐富多元,深入淺出地介紹原住民族傳統樂器「口簧琴」的奧秘,更讓學童親手體驗富含文化意涵的「竹編工藝」。營隊也安排了極具挑戰性的「高空繩索攀爬」體驗,引導孩子們在克服恐懼的過程中激發潛能,培養團隊合作與勇敢挑戰的精神。

原民局長巴奈.母路表示,這樣的成長營是文化學習與生命教育的完美結合,衷心期盼每一位原住民孩子都能透過參與,深刻認識並珍惜自己的文化根源,從中建立自信,並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也特別感謝高義國小的精心籌辦以及各校師生的熱情投入,讓活動得以順利圓滿。

高義國小校長李中正說,此次營隊特別注重文化傳承與實作體驗的平衡,不僅讓學生們習得手工藝與樂器技巧,更藉由高空繩索挑戰,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與克服困難的能力。感謝教育局與原民局的大力支持,以及各校師長的無私奉獻,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自我、茁壯成長。

教育局表示,此次成長營的圓滿落幕強化了原住民學童的文化認同,更有效促進了他們的人際互動、生活技能與自信心的全面提升。透過如此深度與趣味兼具的課程設計,充分展現了桃園市政府對原住民族教育的重視與實踐,也爲原住民族文化的永續傳承注入了嶄新而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