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基層座談/新屋養豬場汙染 民怨反彈大

新屋區蚵間里長彭小林(站者)昨陳情,該裡1家新申設養豬場引起民怨,要求市長考慮撤銷建照。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市現有270場養豬場,又以新屋區33場最多,居民陳情有養豬場散發惡臭,並要求市府撤除新養豬場申設。市長張善政昨主持新屋基層座談會,允諾成立跨局處畜牧業空品專案,並借鏡國外科技化經驗解決問題,新設養豬場若影響環境,將不會放行。

新屋區公所昨辦基層座談會,張善政率民政局長劉思遠及各局處主管出席,養豬業困擾地方成爲會中焦點。槺榔里長羅鴻霖反映,槺榔裡不大卻有5家養豬場,鄰近里民活動中心的1家養豬場疑似惡意排放排泄物、廢水,里民用餐夾雜臭味,質疑該場廢水處理設備從未運作,多次陳情未見改善。

蚵間裡1家養豬場申請新設,並取得建照,居民多次不滿抗爭。蚵間里長彭小林說,這家新設養豬場風評不好,影響地方觀光和里民生計,該養豬場在另處未被批准,爲何卻能在蚵間裡申請過關?籲請市長重新考慮撤銷建照,守護里民生活。

張善政說,新屋是魚米之鄉,農業發展很重要、黑豬肉也是桃園特色,「不可能將畜牧業趕走」;除農業局輔導除臭生物製劑,環保局採科技監測,市府成立跨局處畜牧業空品專案,參考大陸河北、北歐畜牧科技經驗,讓桃園畜牧業有更好發展,將環境影響降到最低。

農業局指出,近期將組污染防治輔導團隊,會同環保局及養豬業者召開專案會議,輔導現代化科技養豬,落實空氣品質及污染防治,加強里民溝通、做好睦鄰。

環保局統計,去年1月到今年6月稽查新屋養豬場71次,查獲違反廢清法29件、空污法1件、水污染法29件,違規態樣多爲飼養禽畜有礙附近環境衛生、放流水未符合標準及未申請水污染防治許可證等,皆依法開罰,並輔導改善。

市府表示,槺榔里民反映養豬場長期製造污染,該場有登記證,污染防治與廢水處理設施皆正常運作,6月現勘時已提供除臭生物製劑,將持續編列補助經費與加強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