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花大錢辦珍珠海洋音樂節 民代轟成效不彰、不如高雄

桃園市政府斥資超過3600萬元舉辦珍珠海洋音樂節,3天活動吸引20萬人次與去年跨年晚會差不多,挨轟成效不彰。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市觀光旅遊局8月斥資3600萬元辦「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因3天活動吸引20萬人次與950萬元成本的的2025年跨年晚會差不多,民代質疑效益不彰,音樂節結合運動也讓主題失焦,應該檢討;觀旅局長陳靜芳表示,活動目的在推廣地方觀光,經費因環境條件會有落差。

桃園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8月底在竹圍漁港舉行,一連三天活動有20組國內外藝人接力開場,周邊還有原民局「LALAI桃園原住民族音樂節」、文化局「鐵玫瑰音樂賞」和體育局邀請NBA球星Karl Anthony Towns、Kawhi Leonard來臺交流,但議員發現周邊活動是由各局處另外編列,活動實際經費恐超過5千萬元,因此質疑活動成效。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陳睿生表示,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的硬體設備與其他縣市預算1千萬元活動設備差不多,而音樂祭穿插NBA球員表演算是國內頭一遭,但沒有花到觀旅局的錢。雖然每個藝人團體都有他的價碼,但在看不出來這場活動的錢花在哪裡。

民進黨議員彭俊豪則說,NBA球星雖然吸引不少人來看錶演,但也讓音樂節的主題失焦,舉凡國內知名的春吶和海洋音樂節,都沒有類似操作。

無黨籍議員謝美英表示,高雄市政府打造演唱會經濟,世運主場館1年維護費4千萬,帶來逾百萬觀光人潮,創造45億元產值,桃園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花費3600萬元,體育局邀請NBA球星與亞洲職棒交流賽也燒了2千萬元,花同樣的錢,效益卻達不到高雄一半?觀旅局應該掐指精算,把人民的納稅錢用在刀口上。

陳靜芳表示,跨年晚會有民間贊助,實際經費不只950萬元,而珍珠海岸國際音樂節是爲了推廣帶動桃園沿海觀光產業發展,成效難與在都會區辦活動相比。

陳靜芳說,音樂節因環境條件比預期嚴苛,導致場地設備維護經費增加,但整體效果不錯,多元化的藝人組合也成功吸引東南亞人士參與,未來會持續辦理並結合其他球類運動發展更豐富的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