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放流水種稻產量增5成 獲總統盃黑客鬆肯定

桃園市水務局在楊梅水資源回收中心旁試辦以放流水當農灌用水,稻作生長良好,且產量較河川水灌溉的農田增5成。(水務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市水務局在楊梅水資源回收中心旁試辦以放流水當農灌用水,稻作生長良好,且產量較河川水灌溉的農田增5成。(水務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農業用水佔全國比例逾7成,桃園市水務局在楊梅水資源回收中心旁,試辦以放流水當農灌用水,稻作生長良好,不但符合食安標準,且產量較河川水灌溉的農田增5成,提案參加2024總統盃黑客鬆競賽,在163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爲全國五大卓越團隊之一,期待將桃園經驗拓展至全國。

水務局長劉振宇表示,全國約有82座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有近400萬噸放流水,而農業灌溉用水佔全臺用水量逾70%,如轉而將放流水有效應用於農業灌溉,可取代部分水庫水源,減少水庫用水需求,提升水資源的永續性與韌性。

桃園市長張善政本週主持市政會議,接受水務局呈獻榮獲「2024總統盃黑客鬆競賽」卓越團隊獎。(蔡依珍攝)

桃園市水務局積極以水資源回收中心放流水轉作農業灌溉用水,以楊梅水資中心周邊田區試辦種稻,從第三方的檢測數據顯示,放流水供灌對土壤、稻穀產量、品質及食用安全性均無不良影響,且產量提升5成,水務局與產官學研將研究成果提案「突圍!!提升臺灣水電韌性的黑水計劃」,組隊參加2024總統盃黑客鬆競賽,歷經初選、複選及決選三個階段,最終從163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爲全國五大卓越團隊之一。

劉振宇進一步說明,本次提案的核心價值,不僅確保農民「有水可用」,更是利用放流水中的「氨氮」當化學肥料的替代來源,結合數位決策與AI影像辨識技術精準施肥,減少過度施肥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國際減碳、SDGs及永續發展趨勢相呼應。

劉振宇說,得獎後,中央政府將指派國土署、水利署及農業部農水署等相關部會積極配合擴大推廣,期望桃園的成功經驗能夠落實到全國,爲臺灣水資源永續管理與農業韌性提升注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