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電子支付率僅24%推動牛步!議員促比照雙北發獎金

桃園14公有市場有1522攤、2公有夜市785攤,已裝設電子支付約共計565攤。(經發局提供)

電子支付蔚爲風潮,但桃園推動牛步,16公有市場和夜市攤商裝設電子支付率僅24.5%,議員要求比照臺北和臺中導入獎勵金制度加速推動,經發局長張誠允納入考量。市長科坦言電子支付要裝設網路設施、且交易全攤在陽光下讓業者卻步,會持續輔導傳統市場轉型。

國民黨議員陳韋曄說,全臺很多市場都在談智慧商圈、行動支付,但桃園至今僅興國市場220攤全都能電子支付、達100%,東門市場75%,其餘14公有市場和2夜市使用電子支付的攤位數都不到5成。

陳韋曄說,臺北針對攤商導入電子支付攤商給予獎勵金,新加入者還能一次性領取獎勵金2000元,臺中更針對店家行動支付交易額達7.5萬元提供1%獎勵金,呼籲比較辦理,給店家階段性獎勵金或交易回饋,也建議成立行動支付輔導團,協助攤商申辦、操作、行銷,以及推動「電子支付搭配文化活動」的消費加碼計劃,像「米幹節」使用電子支付可抽獎、回饋金等。

市場科長陳慶仁坦言,疫情結束,大部分民衆及攤商恢復傳統現金消費模式,加上市場攤商要自費裝置水電及網路設施,且擔憂帳務交易及稅務問題全攤在陽光下,影響業者使用電子化交易的意願。

陳慶仁說,14公有市場有1522攤、2公有夜市785攤,已裝設電子支付約共計565攤,將持續推廣鼓勵業者多多使用電子支付,也會參考其他縣市作法,研議提供相關補助方式。桃園也有26處商圈,明年也會全面盤點使用電子支付的店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