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沉浸式客語教學成長有限?客家局:校數增3成、班級增7%
桃園市客家局推動沉浸式客語教學,審計處指出學生人數成長仍有限,推動效益有待精進。客家局說,114學年度共有26校申請加入,較前一年增加6校、校數成長3成、班級數增7%。(圖/桃園市客家局)
桃園市客家局極力推動沉浸式客語教學,但參與學生成長幅度仍低於預期,推動效益有待精進。對此客家局強調,114學年度已有26校申請加入計劃,較113學年度增加6校、成長3成;班級數也增加5班、成長7%,顯示計劃推動仍呈穩健上升趨勢。
桃園市審計處報告指出,沉浸式客語教學是客語向下紮根的重要政策,但近年參與學生人數未達原先預期,建議市府加強推廣力度,吸引更多學校與學生投入,以發揮計劃最大效益。
客家局說明,114學年度共計有楊梅、龍潭、新屋、平鎮、中壢、觀音、大溪、八德、桃園等區26校申請加入沉浸式客語教學計劃。常因師資調動及學校政策等因素,導致加入計劃的學校班級數略有增減;其中能實施全客語教學者,也需要學校師資條件、周邊環境及家長支持等因素配合才能成功。
客家局說,透過成立學者專家輔導團提供班級訪視諮詢,辦理培訓增能課程,舉行跨縣市移地觀摩交流等方式,加強與學校端的溝通說明,讓114學年度申請加入該計劃的學校班級數,較113學年度增加6校、5班,校數成長3成、班級數成長7%。位於客家文化重點區的學校增加5校,非客家重點發展區的學也增加1校。
客家局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專業成長社羣、師資增能培訓課程、備課工作坊、參訪觀摩等方式,促成學校教師形成夥伴關係,同時也會加強與本計劃學校之學區內相關學校的垂直及橫向溝通說明,進而影響及帶動更多學校加入沉浸式客語教學計劃,使學生能有更多自然聽客語、講客語的延續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