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融合美饌!すし謙X大謙堂擦出餐桌五感新火花
「すし謙」主廚鍾謦謙(左)與「大謙堂」陶藝家郭詩謙跨界合作,展現味覺與器物的極致共鳴。(朱世凱攝)
現代消費者上餐廳愈來愈重視餐桌上的「五感體驗」,坐落於北市大安區樂利路的低調日料空間「すし謙」,近期與陶藝品牌「大謙堂」展開一場跨界合作,當一位在高玉、壽司芳歷練的日料職人,遇上一位以柴燒爲魂、行走國際的陶藝家,壽司與器皿之間,將不再只是承載與被承載的關係。
郭詩謙爲「すし謙」量身打造一系列專屬的質感器皿。(朱世凱攝)
鍾謦謙說:「郭詩謙老師的作品,讓料理多了一層溫度。當壽司落在器皿上時,你會突然明白,這就是應該發生的事。」(朱世凱攝)
「すし謙」32歲主廚鍾謦謙,16歲即赴日學藝,累積自東京一流壽司名店的實作經驗,返臺後以細膩的刀工、時令食材的極致講究,以及對「整體用餐體驗」的重視獲得關注,更巧妙融合來自日本的頂級食材與歐洲元素,創造出獨具特色的Omakase料理,在饕客圈迅速打響名號。他認爲,「料理是一場感官與空間的共鳴體驗」,一道料理的完成從不止於廚房,適切的器皿是料理最後一塊靈魂拼圖。
「すし謙」初春推出新菜色,將高檔海鮮以獨特手法呈現饕客眼前。(朱世凱攝)
「すし謙」杯盞也融合陶藝美學,讓人眼睛爲之一亮。(朱世凱攝)
這份對器物的執着與「大謙堂」陶藝家郭詩謙不謀而合,來自鶯歌的郭詩謙,長年專注柴燒、雕塑與茶器創作,其作品融合自然肌理與當代美感,曾爲米其林二星「祥雲龍吟」與「永心鳳茶」打造專屬餐具,也與多位日本星級主廚合作,深諳餐飲器物間的默契和分寸,今年剛創作一對龍年雕塑作品的他,便立刻被獨具慧眼的藝術家砸6位數買下,驚人實力不言而諭。這次他爲「すし謙」量身設計猶如藝術品的餐具,雙方分別用食材與器皿爲語言,展開一道道看似無聲卻層層遞進的對話,從美味落定的瞬間,料理不僅僅是料理,器皿亦有新生命,雙方成爲彼此精神的延伸。
「すし謙」就連品茗都十分講究,彰顯初春的美好滋味皆能從茶中品出。(朱世凱攝)
「すし謙」端出高檔鮪魚大腹,一入口便能感受鮮味濃郁,亦凸顯職人對食材的講究。(朱世凱攝)
不只是將器皿搭配料理這麼簡單,郭詩謙細緻觀察鍾謦謙每一道料理的手法、擺盤與食材,讓器物不只是餐桌上的配角,而是共演者,郭詩謙說:「我們想創造一種體驗:每一道料理上桌的同時,你也在欣賞一件器物。器與味,不分主次;職人精神,在每個細節靜靜發聲。」鍾謦謙也表示:「郭詩謙老師的作品,讓料理多了一層溫度。當壽司落在器皿上時,你會突然明白,這就是應該發生的事。」
鍾謦謙(中)認爲,精心挑選的器皿是完美用餐體驗中不可或缺的最後一塊拼圖。(朱世凱攝)
鍾謦謙(左)、郭詩謙合作展現餐桌上的五感藝術饗宴。(業者提供/朱世凱臺北傳真)
兩位職人都認爲,真正的美不是炫技,而是來自於對細節的堅持與彼此的理解。在這次合作中,他們透過無數次對話與實驗,這不僅是一場餐飲與陶藝的合作,更是臺灣當代美學表達的一次縮影:從飲食文化出發,走向內斂卻深刻的生活美學。正如郭詩謙創立大謙堂時所抱持的信念:「透過手作的溫度,傳達世界對善的感動」,這份溫柔而堅定的理念,也爲這場共鳴注入更深的靈魂與意義。
すし謙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樂利路56號
預約電話:02-2732-5665。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