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上演「航站情緣」!超暖「服務楷模」專業引路 幫闊別三年的夫妻隔窗重逢

▲「闊別三年的夫妻,就這樣隔着玻璃伸手相望,讓我們大家既不捨又感動!」榮獲113年度桃園國際機場服務楷模的升恆昌免稅商店組長張碧煌,以巧思安排這場重逢,讓桃園機場成爲國際旅客最溫暖的相遇舞臺。(圖/資料照,下同)

記者萬玟伶/桃園報導

「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讓你們見面!」一句簡單的承諾,爲一對闊別三年的夫妻,帶來了難以忘懷的重逢!

在桃園國際機場服務13年的升恆昌免稅商店組長張碧煌,除了擔任樓面主管、督導同仁,更是旅客眼中的「最溫暖的守門人」,她熟悉機場的每條動線,將這份熟悉化爲獨特的服務精神。

「闊別三年」夫妻隔着玻璃相見服務楷模暖心牽線,讓機場成爲最動人的舞臺2023年底,疫情陰霾散去,國際航線恢復往來,一位印尼籍旅客準備前往韓國工作,在臺轉機時希望與在臺工作的妻子相見,受限於轉機時間與入境管制規定,他下機後才驚覺,這段久別重逢根本無法成行!

張碧煌發現他焦急比畫、語言不通,便主動上前協助。瞭解狀況後,她立刻想到第一航廈空橋旁的一處玻璃窗,那裡能隔窗相望。

「我對旅客說,雖然無法真正碰面,但有個地方可以讓你們見上一面,你願意的話就跟我來!」在她帶領下,兩人終於隔着玻璃相見,雙手緊貼,三年的思念在此刻迸發微笑與淚水。「當下我和同仁都覺得,太像偶像劇橋段了,每次和朋友聊到這件事都還是激動得想掉淚。」

▲在工作區域巡視的張碧煌,細心視察每個角落。無論同事或旅客面臨疑難雜症,她總會在第一時間主動伸出援手。

不吝付出換來溫暖回饋以「同理心X換位思考」爲旅客找到最佳解法回想這些非典型服務,常需花上半小時不等;即便暫離崗位,公司仍支持。「我們是銷售人員,但在機場這個特殊場域,教育訓練不只標準流程,更強調『用心服務』。」

她說,「同理心」是面對突發狀況的最大公約數。許多情境無法完全模擬,只要換位思考、把旅客當家人,就能設身處地找到最佳解法。回想當初踏入機場工作的契機,她語氣仍熱切。機場不只是工作場所,更是從小的夢想。「我二十出頭就來桃園機場。小時候爸爸帶我到出境大廳,看着旅客出國,我想着能出國多幸福!」

▲與同事討論工作的張碧煌,臉上始終掛着熱情與笑容。對她而言,桃園機場不只是職場,更是兒時夢想啓航的地方。

她從銷售員做起,一路升至組長,獲得「桃園機場113年度服務楷模」後,她勉勵自己不只繼續服務旅客,還要能帶領團隊共同挑戰、互相扶持,在工作中找到持續前進的力量。

無論敏銳察覺印尼旅客的焦急,或主動關照揹負沉重行李的年輕旅客,她的服務精神始終建立在「主動關心」。然而,她傳遞出來的溫度,更多的是那句堅定而有力的迴應「好的,沒問題。」

「這句話,我經常對焦急的旅客和同事說。對我來說,這不只是正面的迴應,更是一種承諾。代表我願意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同時也能讓他們感到安心。」這句簡單的迴應,正是她服務精神的縮影。

跨越信仰與國界,守護每趟旅程靜謐「禱告室」展現桃園機場的人文溫度工作多年,機場每個角落對她都別具意義,其中最讓她感動的是「禱告室」。「我自己是基督徒,每次帶孩子出國前,都會帶他們先去禱告室祈禱,希望平安出發、平安回來。」張碧煌直言,「桃園機場是一個宗教友善且開放的地方,這在其他國家並不常見。無論是信奉佛教、伊斯蘭教或是基督教,都可以利用這個空間,在出發前好好沉澱心情。」

▲桃園機場禱告室靜謐安定,讓有宗教信仰的旅客都能在此沉澱心情。(此爲現場照,實際敬拜非朝窗外)

最後,熱愛機場工作的張碧煌,鼓勵旅客們可以多留一點時間在桃園機場。「桃園機場裡有許多串聯文學藝術的設計、貼心的設施,值得大家在上機前慢慢品味。無論目的地在哪,桃園機場都會是每一場旅程美好的起點,也是回憶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