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定點收垃圾六都敬陪末座 大數據重評路線

民進黨議員楊家俍說,定時定點收垃圾可避免「車子開太快、長輩跟不上」,清潔隊員也不用一直站在後車斗、降低掉落風險,更能防止後方車流回堵,呼籲擴大辦理。(桃園市環保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環境部推廣定時定點收垃圾,民進黨議員楊家俍引用環境部數據指桃園布點六都敬陪末座,強調沿線收運不但容易交通堵塞,開進巷弄也會增加事故風險,喊話擴大辦理。環保局直言定點會影響交通及民衆便利性,副市長蘇俊賓允彙集各道路交通路況和清潔員經驗,重新調整成最適路線。

楊家俍說,環境部民國110年起補助地方政府試辦定時定點收垃圾,可避免「車子開太快、長輩跟不上」,清潔隊員也不用一直站在後車斗、降低掉落風險,更能防止後方車流回堵。

楊家俍說,臺北市已全面採用定時定點,環境部今年2月點名六都中僅桃園路線少於50條,他昨上全國垃圾車清運路線查詢網,大園70處集中在青埔、平鎮5處機關學校、八德2處社區,其餘10行政區掛零,他認爲「定時定點」不一定要在特定地點長時間停留,重要路口或人口密集處拉長停留時間到3分鐘也可以。

環保局長顏己喨說,桃園多采沿線收垃圾,定時定點收運牽涉路線變更,要大馬路才能順利推動,但桃園道路環境複雜,會影響交通,且老人家多嫌定點太遠。

環管處也解釋,桃園定時定點清運路線已提升至76線、約佔25%,社區也從984個增加到1759個,坦言因並未強制規定要登錄環境部的全國垃圾車清運路線查詢網,市民多運用桃園自建的垃圾清運路線即時查詢系統,導致數據落差,會在年底前完成登錄,也會積極宣傳社區加入日間定點收運,以達到分流夜間沿線收運垃圾量。

副市長蘇俊賓指出,環保局及交通局已成立專案,並蒐集整合各道路交通狀況及清潔隊員經驗,將垃圾收運智慧化,針對適合定時定點收運垃圾的地區,也會視情況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