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業者:政府應穩定能源政策
根據資料顯示,自113年5月以來,工業用天然氣售價已歷經七次調漲,自每立方公尺8.6002元調升至今年4月14.9056元,短短10個月內漲幅高達73.31%。另外,工業用電費自111年6月以來亦累計上漲63.5%,儘管4月原預告再調5%,但已因政策考量暫緩實施。
陶瓷產業長期仰賴天然氣與電力作爲主要能源來源,天然氣在其生產成本中佔比甚高,連番漲價已對產業形成沉重負擔。多數本土陶瓷廠商爲中小企業,難以短期內吸收高昂成本,只能減產因應,部分業者已進入虧損狀態。
此外,陶瓷製品訂單往往爲半年至一年半中長期契約,能源價格若無預警漲價,廠商無法即時反映成本,導致既有訂單出貨即虧損,未來報價更無所適從,打擊營運信心與產能規畫。
陶瓷產品廣泛應用於民生各領域,包括建築磁磚、衛浴設備、餐具及工業陶瓷等,皆屬國內重要傳產之一,國產磁磚佔國內表面建材逾80%,具備耐用、易保養、適合本地氣候等特性,長年深獲建築師、設計師與消費者青睞,支持國產品可提升建築品質,也有助於降低碳足跡,符合節能減碳趨勢。
業界強調,能源政策應顧及產業特性與發展時程,盼政府未來在調整工業能源價格時,能落實預告機制、審慎評估調幅與頻率,讓產業有時間規劃、調整,穩定生產鏈與就業環境,協助產業穩定轉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