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鷗逝世一週年,商湯科技的變與不變

湯曉鷗逝世一週年,商湯科技還是沒能解決持續虧損、營收下滑、裁員不斷、股價續創新低等一系列老問題。不過,商湯也在積極求變,調組織架構,調業務,配售融資,廣交朋友,全力發展生成式AI。

文|韓 湘

12月15日,商湯科技官方賬號發佈《今天,致敬湯曉鷗老師》的推文。

2023年12月16日,商湯科技官方發佈人工智能科學家、創始人、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在2023年12月15日23時45分逝世的訃告。

湯曉鷗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領銜者,於2014年攜團隊發表的GaussianFace人臉識別算法,在LFW(Labled Faces in the Wild)數據庫上測試得出的識別準確率高達98.52%,成爲世界上第一個超過人眼識別能力的計算機算法。當年,湯曉鷗團隊發表的DeepID系列算法又將人臉識別準確率提高到99.55%。湯曉鷗收穫無數美譽,福布斯將其稱爲“中國人臉識別技術背後的面孔。”

湯曉鷗的逝世,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都是一筆損失。對商湯科技來說,他制定的“堅持原創,讓人工智能引領人類進步”的使命激勵着所有商湯人勇攀高峰。

湯曉鷗逝世這一年來,商湯科技取得了不少的突破。如在GenAI IaaS市場雲巨頭和新勢力廠商的市場份額排名中,商湯以46.4%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業務規模和未來增速也是首屈一指。

不過,這一年來,也有很多維持不變。如仍深陷虧損泥潭,仍然缺錢,商業化仍然不順,裁員消息頻出、股價長期低迷等影響着商湯科技的發展。

商湯“堅守初心”

商湯的虧損,仍在持續。

雖然出現虧損縮減跡象,但仍未走出泥潭。從2018年至2023年的六年間,商湯歸母淨虧損分別爲34.28億元、49.63億元、121.6億元、171.4億元、60.45億元和64.4億元,累計超過500億元。

若加上2024年上半年虧損24.57億元,六年半的時間商湯歸母淨虧損超過了525億元。不過,湯曉鷗逝世這一年來,商湯科技的歸母淨虧損,出現了明顯收窄的跡象。

也許是和湯曉鷗科學家創業的基因有關,商湯科技對於研發一直很重視。從財務數據上看,2018年至2022年間,商湯科技分別投入研發費用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36.14億元和40.14億元,佔營收比例不斷增長,從2018年的45.8%增至2022年的105%。

研發投入在增長,但商湯的營業收入卻出現了下滑。業內人士對「數智研究社」表示,商湯雖然是AI四小龍,但在生成式AI時代,其光環已經不如後起之秀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譜AI和MiniMax等,上述新創公司一定程度上蠶食了商湯的市場。

自2021年上市至2023年間,商湯科技分別實現營收47億元、38.1億元和34.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36.39%、-18.97%和-10.57%。2024年上半年,商湯科技實現營收17.40億元。

虧損在持續,研發在增長,營收在下滑,這樣的商湯科技難言出彩。在生成式AI大行其道的當下,商湯還要不斷加註研發以保持市場競爭力,因此在2021年12月上市後融資55.52億元花完之後,在2024年的6月至12月的半年間二度融資。

2024年6月,商湯科技配售16.73億股,累計融資約19.95億港元。12月初,商湯再度宣佈18.65億股股份的配售,融資約27.87億港元。

在融資的間隙,商湯科技不斷曝出裁員消息。10月底,商湯科技智慧城市和商業事業羣、智能汽車事業羣、研究院和醫療等部門均有裁員。

2023年8月,商湯科技也傳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財報中看,從2021年至2023年底,商湯科技的員工數量從6114人減少至4531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商湯科技員工爲4672人。

在生成式AI迎來黃金髮展期,商湯也處於下一波增長的有利位置時,其股價卻在2024年來經歷了至暗時刻,一度暴跌至0.58港元/股,市值不到200億港元,和上市初期一度超過3000億港元相比,實現了“腳踝斬”,簡直慘不忍睹。

商湯科技“謀變”

湯曉鷗逝世這一年來,商湯科技先後與金山辦公、華爲昇騰、瑞萊智慧、庫醇科技、上諮集團、上海電信、上海國投公司、中國聯通、上海市農委等達成合作,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同時,商湯科技接見了哈薩克斯坦總理、聯合國秘書長技術特使、陝西省委書記代表團、山東省委副書記、百年投資管理公司OMAI組團的到訪。在2024年12月2日,全國工商聯人工智能委員會還宣佈商湯科技CEO徐立出任首任輪值主席,第四範式CEO帶文員當選秘書長。

這一年來,商湯科技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發佈的多份報告裡,商湯科技均取得了不錯的排名和成績。如《2023年中國大模型行研能力評測報告》顯示,商湯語言大模型:日日新·商量”在12款主流大模型中斬獲總榜第一,在報告撰寫能力、模型基礎能力兩個子榜位居第一。在《2023年中國AI開發平臺市場報告》中,商湯科技在增長指數和創新指數兩大維度上也位列國內第一。

在IDC發佈的多份報告中,商湯科技也有不俗的表現。如在《中國智算服務市場(2023下半年)跟蹤》中,商湯科技與火山引擎、阿里巴巴一起躋身2023年下半年中國GenAI IaaS服務廠商TOP 3。在新勢力廠商中,商湯科技更是以46.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在《中國大模型平臺市場份額》報告中,商湯科技也以16%的市場份額佔據前二的位置。IDC表示,“在生成式AI爆發的關鍵節點,商湯率先完成業務轉型,佔領先機。”在《中國AI數字人產品2024年廠商評估》報告中,商湯如影AI數字人生成平臺位居中國AI數字人產品第一梯隊。

後來,爲了順應技術及需求的演進趨勢,商湯科技將重心全面調整至生成式AI領域,業務板塊也被整合劃分爲生成式AI、傳統AI和智能汽車三大板塊。

2024年底,爲了應對AI 2.0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商湯在組織架構方面也做出調整,重組建立了新的“1+X”架構,“1”代表集團核心業務,致力於打造行業領先的AI雲,實現大裝置、基礎模型和AI應用無縫集成。“X”則代表如智能汽車、家庭機器人、智慧醫療和智慧零售等生態矩陣,各生態企業將由獨立CEO負責,獨立經營,可以自主面向外部融資及上市。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希望在湯曉鷗不在的日子裡,商湯科技能“前進之志不息,最好時光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