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口增…民團籲徵糖稅 飲料業者:沒道理
民團、學界呼籲課徵「糖稅」或「糖捐」,遏止含糖飲料過度消費,推動健康飲食文化。記者林伯東/攝影
全臺胖子愈來愈多,連帶糖尿病人口突破二五○萬人,且每年新增二點五萬人,而廿至卅九歲青壯年盛行率持續上升。爲減少國人糖分攝取量,民團、學界提出課徵「糖稅」或「糖捐」,對此,國健署態度爲「並未反對」,將配合業界、民團討論,樂觀其成。
國健署二○二四年資料顯示,國人成年人過重與肥胖比率已達百分之五十點八,三分之一以上成年人罹患代謝症候羣,這導致糖尿病盛行率逐年增加,二○一七至二○二○年五十歲至五十九歲糖尿病佔比達百分之十四,六十歲至六十九歲逾兩成,醫界認爲,與國人嗜喝手搖飲等含糖飲料有關。
臺灣健康聯盟(THA)日前公佈「食安五環二點○暨減糖新生活調查」,高達百分之七十三點八的民衆支持政府比照英國、泰國、墨西哥等國,針對含糖飲料課徵糖捐或糖稅,遏止含糖飲料過度消費,推動健康飲食文化。
臺灣健康聯盟理事長吳玉琴表示,透過糖稅提高含糖飲料價格,搭配無糖選項優惠政策,雙管齊下,可逐步引導消費行爲,有助於食品業者轉型開發健康產品,從源頭降低糖分。此外,無論是法定課稅或具公益導向的「糖捐」都應納入討論,建立可行的減糖行動方案,將稅收投入健保資源與健康教育中。
吳玉琴指出,我國已通過「無添加糖飲品貨物稅免稅」,食品業依規定行事,相較單純。不過,手搖飲業不在管理範圍,恐怕扣不到稅,再者缺乏實際的「用糖規範」,對於糖稅課徵,需開會研擬,擬妥配套措施。
營養師公會副理事長、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陳珮蓉建議,將甜度當成加價項目,應可改變整個飲料市場的供需平衡,提升健康飲品市佔率。另透過產官學合作與社會溝通,讓減糖不再只是口號。
對於民團與學者倡議課徵「糖稅」或「糖捐」議題,部分飲料業者認爲,市面已有減糖或無糖飲料,由消費者自行選擇,加徵稅捐,並無道理,且忽略民衆自有選擇的權力。昭憲茶業董事長陳昭憲指出,火鍋、燒肉吃到飽,也可能造成肥胖,如依照同一邏輯,是否也應同步課徵健康稅?
對於課徵「糖稅」或「糖捐」的呼聲,國健署表示,並未反對,將與業界、民團開會討論,尋求共識。另透過多方管道推動減糖措施,包括財政部修正「貨物稅條例」,納入無糖飲料免稅。協助食藥署優化我國食品正面營養資訊標示(FoP),透過多元宣導,鼓勵民衆多喝無糖飲料,選擇健康食物。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