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左小蕾,捐1000萬元!武大副校長:作爲工薪一族,何其不容易
武漢大學又有校友捐贈了。
武大新聞網9月6日消息,爲表達對母校培養的感恩之情,在第40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武漢大學1977級數學系湯敏、左小蕾校友夫婦向母校捐贈1000萬元,支持學校數學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
9月4日,捐贈儀式在行政樓一會議室舉行。捐贈儀式前,校長張平文會見湯敏、左小蕾校友並進行親切交流,向兩位校友回饋母校、感恩社會的慷慨捐贈形式表示感謝和敬佩。
據介紹,湯敏曾先後出任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等,曾任國務院參事,併兼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兼職教授。左小蕾先後擔任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湖北銀行獨立董事等職務。
“46年前進入武大,讓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轉變。”在捐贈儀式上,湯敏深情回憶了母校對自己的重要影響。作爲恢復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湯敏表示,他跟其他77級的校友一樣,遇到了難能可貴的人生機遇,也跟所有校友一樣,因爲看到母校變好變強而感到驕傲。
他說,武漢大學有一批非常熱愛母校的校友企業家,企業家校友的大額捐贈爲學校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也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但與國外高校相比,校友小額捐贈的潛力還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武漢大學有數十萬的校友,今天我們願意帶個工薪族捐贈的頭,希望更多校友們團結起來,爲母校發展儘自己的一份力”。
左小蕾對母校、師長和同學表達了深深的感恩,感恩母校讓自己培養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她提到,當年在武大讀書時,整個國家的經濟條件都還很落後,時任湖北省委書記來學校視察時專門視察了食堂,囑咐食堂要讓天之驕子的學生們吃好。“教育的背後,其實有着全社會的支持和貢獻,所以我們覺得只要有一點能力和可能,都應該回饋社會、回饋中國的老百姓。”
她深情寄語在場的年輕同學們,希望學弟學妹們也能不忘初心,努力奉獻,不辜負學校的培養,將來不管在哪個領域,都能用自己的智慧爲母校、爲國家、爲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對於湯敏、左小蕾校友拿出畢生積蓄捐贈母校的大愛情懷,武大副校長李資遠表示備受感動,“捐贈上億、十幾億的企業家校友們是偉大的,但作爲工薪一族,捐贈1000萬元支持母校的一流大學建設,何其不容易,二者同樣偉大。”
李資遠指出,武漢大學有世界上最好的校友,校友們從人才培養、招生就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對學校發展給予了巨大支持,從湯敏、左小蕾校友身上,就能看到武漢大學學生的優秀品質,這種對母校發自內心的熱愛非常動人。他強調,校友總會要做好服務,以回饋全球校友對母校的情懷,學校也一定用好湯敏、左小蕾校友的捐贈款項,爲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尤其是數學學科的發展提供更大助力。
湯敏被外界稱爲“中國高校擴招之父”。中國教育報2023年的一篇報道提到,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高校招生及高等教育發展史,1999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高校史無前例的大擴招,使數十萬名考生得以跨入高校大門,也使中國高等教育邁入發展的快車道。
談到1999年的高校擴招,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時任亞洲開發銀行駐北京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1997年東南亞爆發了嚴重金融危機,並很快波及全亞洲。當時的中國經濟面臨很多困難,正力保GDP年增長率達到8%。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拉動內需上下功夫。湯敏認爲教育能有效拉動內需,於是他向政府提出了擴大高校招生的建議。湯敏說自己確實向國務院提過相關建議,但他個人的作用很有限,擴招是黨中央、國務院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作出的重大決策。時任教育部領導認爲,擴大高校招生,主要是爲了更好地滿足“三個需要”——21世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國民素質的需要、人民羣衆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編輯|盧祥勇 蓋源源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武大新聞網、中國教育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