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制窘境 前健保局長:影響很多人卻只收到一點錢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新制方向,前健保局長鄭守夏指出,增加補充保費是正確方向,但要避免「影響很多人,卻只收到一點錢」窘境;我國薪資成長有限,但經濟情況好轉,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快速,多數財富來自薪資外資本利得,應藉補充保費制度調整,收取這些財富挹注健保,避免單由薪資收取一般保費支撐,讓健保「撐不下去」。

鄭守夏指出,衛福部將補充保費收取從單筆改爲累計,將大幅增加被收費對象,且過去補充保費是單筆隨單徵收,若採年結,必須透過行政流程累計,並確保民衆正確申報,且影響人數增加,行政成本勢必大幅提升。

鄭守夏建議補充保費的收取應縝密估算,研議調整收費門檻,並積極溝通。

法人指出,健保補充保費改以總額計算後,股利實質報酬率下降,對收息族及退休族造成明顯影響,由於免繳門檻太低,投資人若維持原本的投資配置,很難迴避被開徵。例如投資月配ETF,月領息五千元,一年領息六萬元,現制不用繳補充保費,但未來新制要繳補充保費。

新制引發網友熱議,一面倒痛批衛福部搶錢,薪水被扣一次,股利又扣一次,懲罰勤勞的人;有錢人有會計師、財富管理師撐腰,中產沒退路,健保不思體制改革,只會一直跟人民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