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臺海安全重要性 蕭美琴:臺灣科技為全球設備提供動力

副總統蕭美琴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挪威國家廣播公司」(Norsk Rikskringkasting AS,NRK)專訪,有關臺灣安全對全球戰略的重要性,她指出,全球近五成的海上貿易,包括貨櫃運輸都會經過臺灣海峽周邊海域。臺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臺灣的科技爲全球衆多設備提供動力。

被問及若俄羅斯佔領烏克蘭,是否擔心中國大陸將起而效尤來對付臺灣?蕭美琴說,現正處於高度不對稱的局勢中,極權政府採取極具侵略性的姿態,威脅人們的生存,因此要強化安全。從烏克蘭經驗中瞭解,必須研發更多新興科技,如無人載具、智慧系統及人工智慧的應用。也要善用臺灣私部門的能力,來支持整體社會韌性的提升。

蕭美琴表示,韌性不只是軍事和安全方面,而是整個社會層面的韌性。臺灣社會在因應地震、颱風與天然災害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但也越來越需要因應諸如海底電纜被切斷等狀況,這類狀況目前在歐洲已成爲一項安全挑戰。亦要強化電信、物資儲備和能源的韌性,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讓大家知道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蕭美琴強調,臺灣安全對全球安全極爲重要,任何破壞臺海穩定與安全的行爲,都會動搖整個印太地區的穩定,且不僅在安全方面,還包含經濟層面。統計資料顯示,全球近五成的海上貿易,包括貨櫃運輸都會經過臺灣海峽周邊海域。臺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臺灣的科技爲全球衆多設備提供動力,從手機到汽車,再到衛星和國防設備。

她說,因此臺灣的韌性對全球科技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也有助確保人道價值,或是對人類生命、和平、穩定、民主和自由的基本尊重。臺灣處於捍衛自由的前線,雖然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相比,是一個小國,但沒有一個國家因爲太小而不值得享有自由。她認爲這對全世界來說同等重要。

被問及倘若發生衝突,臺灣能不依靠美國進行自我防衛嗎?蕭美琴迴應,政府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避免衝突發生。必須強化對國防的投資,持續落實軍隊現代化,以獲得最先進的系統及最好的訓練。當然,這需要與美國合作以達成該目標,但最強大的嚇阻力量,仍取決於臺灣保衛自己的決心,以及對自我防衛的投入。

蕭美琴表示,我方持續依據《臺灣關係法》與美國合作,這是富有成效的夥伴關係。美國不僅提供我方自我防衛所需的裝備,亦透過總統撥款權、國會通過的相關法律、對外軍事融資,以及國防授權法案等,持續提供各項協助的基礎,這對建構臺灣自我防衛的能力至關重要。

她指出,臺灣是美國非常重要的夥伴,對全球科技供應鏈做出重大貢獻,亦是可信賴且可靠的供應鏈來源,臺灣不僅建立科技產業,更打造值得信賴且可靠的技術。臺灣對美國的經濟發展及再工業化來說,是極爲重要的合作伙伴,彼此將持續在這些共同利益上深化合作,並一同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及穩定。

蕭美琴提到,在經濟方面,也希望能與歐洲深化合作關係,在科技與人工智慧領域加強連結,這些領域對當今世界至關重要,而臺灣在推動該領域的發展上扮演關鍵角色。期盼歐洲能更加開放地與臺灣簽署貿易協定,如同臺灣與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其他夥伴簽署的經濟貿易伙伴協定,希望與歐洲在經貿方面也能有更多實質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