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清遠:一個城市爲何被賦予兩個“世界”的稱號?
一個清遠兩個世界,清遠應該是廣東省最“魔幻”的城市。
清遠因毗鄰廣州等大灣區城市,已經成爲灣區人民吃喝玩樂的好去處。而去到清遠市區,你很容易發現到處都是講粵語,食粵菜,過廣府習俗的人,彷彿清遠就是一個與廣州並無二異的地方。
事實上的清遠,不止於廣府文化,其南北地區差異,如同兩個不同的“世界”。
爲何說一個清遠兩個“世界”?
清遠位於南嶺南側與珠江三角洲平原過渡帶上,地勢上呈現出明顯的東南低西北高。
其境內的平原河谷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清城、清新、佛岡和英德,尤其是最南端的清城區一帶,正好處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北端,地勢平坦開闊,地理上天然屬於珠三角。
而清遠佔地面積超70%的山地丘陵,則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三連一陽地區。
因此在地理上,清遠南北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清遠南部地區,包括現清城、清新、佛岡和英德,因位置靠近廣州,歷史上曾長期隸屬廣州管轄。尤其是現清城和清遠區的原清遠縣,從隋朝到民國1300年都是廣州下轄的行政區。因此,清遠南部自古以來就是,廣府文化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三連一陽地區歷史上由桂陽縣分置而來,長期以與廣州平級的行政區獨立存在,自成一體。
因此在歷史上,清遠南北就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清遠南部受廣府文化影響深厚,方言上多以粵語爲主,生活習俗和飲食文化可以說與珠三角並無二異。
哪怕是客家人居多的英德,粵語和廣府文化都是當地的強勢方言和民俗文化。
而三連一陽地區因地處粵桂湘交界處,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地,境內方言複雜多樣。整體呈現出有別於清遠南部地區的民俗文化。
這點在飲食上表現明顯,相對於南部偏清淡的口味,北部的居民更喜鹹酸辣之類的重口味菜餚。
因此在民俗文化上,清遠南北已經形成兩個不同的“世界”。
憑藉地理區位優勢,清遠南部4縣區在經濟發展上明顯優於北部4縣市,2023年GDP佔全市78.4%,常住人口占比75.49%。
而三連一陽4縣市GDP和常住人口只佔21.6%和24.51%。
在交通發展上,清遠南部已經建成了四通八達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清城、清新和佛岡可以說完全融入廣州一小時生活圈,英德也實現了廣州1.5小時生活圈。
唯獨三連一陽地區交通發展仍然非常滯後,對外溝通聯繫仍以公路爲主,別說到省城,到清遠市區最快的陽山也要花上1個半小時,最慢的連山甚至還得花上2個半小時。面對這樣的交通條件,三連一陽的同胞們那叫一個苦呀。
因此在發展狀況上,清遠南北差距之大,如同兩個“世界”。
清遠南部4縣區,尤其是清城、清新和佛岡,本質上就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的經濟發展可以無縫對接大灣區,盡享灣區發展帶來的發展紅利。
而位於北部的4縣市,受地理交通條件的限制,更多時候是自成一體的存在,不僅難以享受廣東核心區域的輻射帶動,如今更是淪爲廣東經濟發展的邊緣地帶。
清遠如今這樣的兩個“世界”,既遮擋了清遠南部頗爲亮眼的發展成果,也掩蓋了清遠北部落後貧困的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