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賴清德召五院長會商 黃珊珊籲:執政黨要謙卑、多數黨須理性

▲總統賴清德召集五院院長入總統府進行國政會商。(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面對朝野僵局,總統賴清德10日下午,依憲法第44條規定賦予職權,邀集五院院長會商國政,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五院就像是五根手指,五指併攏纔有力量,靠得越緊,力量越大」。對此,民衆黨立委黃珊珊今(11日)表示,五指若要併攏,靠的不是精雕細琢的瓷杯、更不是總統居高臨下的「慈悲」;現在,執政黨需要謙卑、多數黨必須理性,才能真正爲民衆着想,由衷期望在新會期,能看到更多朝野合作,讓更多有利民生的法案能夠順利通過。

黃珊珊表示,昨日賴清德總統召集五院院長進行院際協商,被視爲是化解目前朝野衝突、僵局的序曲。她希望賴清德總統能夠在這次的協商中,展現總統的高度、站在元首的立場,不僅能聆聽在野黨的意見,更能儘速提名餘下七位大法官人選,使我國憲法機關得以依憲法所定內容運作。

黃珊珊表示,從去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以來,她一直都站在「爲臺灣爭取最大利益」的角度質詢、提案;她相信,縱使朝野間歧見頗深,但是在「爲臺灣好」的角度上,雙方並不需要如此對立、劍拔弩張。

黃珊珊直言,自己希望賴清德總統在這次的協調中,能夠真正傾聽不同的聲音,並將這些建言落實於施政方針中。面對國際上不斷變動的局勢,臺灣需要的並不是內部撕裂的環境;而是一個縱使意見不同、大家也都可以坐下來好好討論的自由民主場域。

黃珊珊認爲,臺灣若要大步向前,執政黨必須真正聆聽在野黨的意見;多數黨也必須敞開大門,與少數黨理性溝通。五指若要併攏,那不能只是過過場的一個個上臺領紀念品,朝野之間向心力的凝聚,靠的不是精雕細琢的瓷杯、更不是總統居高臨下的「慈悲」;現在,執政黨需要謙卑、多數黨必須理性,才能真正爲民衆着想、爲民衆求得更大利益。

最後,黃珊珊強調,自己由衷期望在新的會期,能夠看到更多朝野合作,讓更多有利民生的法案能夠順利通過。

▼民衆黨立委黃珊珊。(圖/記者屠惠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