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勘谷關地熱 臺電計劃鑿3井
臺電將辦理谷關地熱探勘計劃,臺中市府經發局長張峰源(右二)率隊赴現場瞭解。(臺中市府提供/陳淑娥臺中傳真)
臺電辦理地熱探勘計劃,將於大甲溪發電廠谷關分廠用地進行地熱鑽井。臺中市府經發局長張峰源12日指出,臺電預計鑽鑿3口地熱探勘井,期能探獲足夠熱水汽,若谷關有機會開發,將成爲臺中第一個地熱發電廠,相當於提供1.2萬戶全年綠電。
依經濟部地熱探勘資訊平臺顯示,地礦中心在全臺26處淺層潛能區中篩選出10處具開發潛力地點,以熱水上涌的斷層裂隙帶爲主要探勘目標。
張峰源表示,臺電將在大甲溪發電廠谷關分廠舊保警宿舍用地鑽鑿3口地熱探勘井,深度以2000公尺爲限,期能探獲足夠熱水汽,以利後續評估地熱發電廠開發可行性。
議員古秀英指出,雖然臺電在自己的地探勘地熱,但地熱資源屬於公共財,經濟部及臺電應進行部落諮商,若有機會開發,務必獲得民意支持。
和平區博愛裡長範忠文表示,若執行地熱計劃,恐影響生態或破壞原有環境,要求舉行地方說明會;谷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尹敬倫說,開發有利地方發展或觀光樂見其成,但谷關是溫泉產業,憂心地熱計劃影響水源,衝擊地方產業。
經發局指出,和平區谷關發電潛能約有15MW,預估每年發電量可達4000萬度,相當於可提供1.2萬戶家庭全年綠電,不僅可減少火力發電廠燃煤空污,更達到減碳及能源多元化目標,未來若谷關地區有機會開發,將成爲臺中首件地熱開發案。
張峰源提到,地熱發電有別於太陽光電、風力有間歇性問題,地熱可達24小時全年無休運轉,具有穩定發電特質,被視爲重要的再生能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