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淨零永續 經長龔明鑫:節能非常重要
經濟部長龔明鑫15日出席2025年零碳永續高峰論壇」,強調節能、再生能源的重要性。(圖/柳名耕攝)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地緣政治以及中美科技戰等重重挑戰,臺灣經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經濟部長龔明鑫15日出席「2025年零碳永續高峰論壇」,致詞時直言,即使外部環境再怎麼險峻,臺灣要達到 2050淨零目標,再生能源的推動,尤其以太陽光電和離岸風電爲雙引擎,絕對是「重中之重」。
龔明鑫開場直言,目前國家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交織挑戰,包括今年對臺灣造成相當大沖擊的極端氣候,從年初的旱災到後來的颱風、雨災甚至山區安全威脅,都凸顯出氣候變遷的急迫性。
此外,國際上的地緣政治、俄烏戰爭等因素持續影響全球能源價格;而中美科技戰更延伸至稀土等關鍵材料的管制與競爭,迫使臺灣必須重新思考稀土的回收精煉與儲備策略,以強化供應鏈的韌性,龔明鑫坦言,這些因素與碳關稅等議題交錯,讓臺灣的永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面對淨零轉型的長期目標,龔明鑫特別點名臺灣的離岸風電是「世界的典範」;回憶2012年臺灣推動離岸風電時,國內幾乎完全沒有經驗,不論是技術、工程甚至連金融融資都是從零開始。尤其是上千億臺幣的案場,採Project Finance模式,沒有傳統擔保品,完全依賴「未來的收入」來融資,對國內銀行來說是全新考驗。
龔明鑫表示,臺灣海峽有颱風和地震的先天考驗,過去一直被質疑風機是否能扛得住,但現在有400多支風機,從以前到現在都安然無恙,經過了這麼多的颱風跟地震,發電量也比想像中的更好;他強調,這證明離岸風電是非常棒的建設,將持續推動 3-3期規劃,並將眼光放向更艱難的 Floating(浮動式)案場。
至於太陽光電,龔明鑫指出,會盡力澄清面板等相關疑慮,並優先推動沒有爭議的「屋頂型」光電。針對地面型光電,則必須先達成「與在地環境融合」的共識;除了增設新的光電場,技術升級纔是省電的關鍵:早期光電板轉換效率僅約10%出頭,現在已經可以做到20%到30%,透過將舊面板更換爲高效率面板,在同樣的面積下就能產生更大的發電效益。
最後,龔明鑫強調,節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因此政府大力推動節能,透過如 ESCO 等機制,投入資源後可能就不需要蓋那麼多電廠;並提到未來 AI時代來臨將相當耗電,因此像矽光子等技術的研發,就是爲了達成更好的節能效果,因爲「效率好的同時,它也節省了非常非常多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