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濟佈局 賴清德:未來不會把雞蛋都放在美國這個籃子
賴清德表示,「過去不會把雞蛋放在中國這個籃子,未來也不會把雞蛋都放在美國這個籃子,這不符合國家的利益」。(示意圖/Shutterstock)
賴清德總統下週就職滿週年,17日播出他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取自敏迪選讀)
賴清德總統下週就職滿週年,17日播出他接受「敏迪選讀」網路頻道專訪中,被問到對美關稅及臺灣面對戰爭風險,外資及國外對臺灣信心問題時表示,如果把中國的扣掉,臺灣大概有5成以上是跟美國、中國以外的國家做生意,所以這一部分政府相當清楚,「過去不會把雞蛋放在中國這個籃子,未來也不會把雞蛋都放在美國這個籃子,這不符合國家的利益」;他強調,這不是政治上的決定,而是企業界本身就會去做這樣的佈局。
賴清德對此特別提到強化經濟韌性時指出,經濟不僅要好,而且要韌性,臺灣對美的貿易只佔出口的23.4%,76.6%是跟美國以外的國家做。如果扣掉中國,大概有5成以上是跟美國、跟中國以外的國家做生意,「像過往我們把雞蛋都擺在同一個籃子,這不行,過去我們不會把它擺在中國,我們現在也不會把所有的雞蛋擺在美國」。
他說,這不是政治上的決定,而是企業界本身就會去做這樣的佈局,對自己的銷售比較有利,所以臺灣也擬定這個政策,就立足臺灣,要改善臺灣的投資環境,包括加薪、減稅、鬆綁法令、投資抵減,另外解決水電、土地,還有人力、人才種種問題,「讓鳳可以還巢,可以在臺灣繼續生根茁壯」。
賴清德強調,所以政府是有整個全球的佈局在裡面,也朝這個經濟的全球佈局,再提出政策或是修改法令,或編列預算在推動。
對於7月初即將是川普總統給的90天寬限期跟到期日,到時候仍然看到美國政府對臺灣課徵超過10%以上的關稅,內閣是否已想好怎麼應對?賴清德說,談判的目的,就是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一定要有信心,因爲,如果關稅高的話,對臺灣的經濟影響很大,也不利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主持人追問,所以90天之後,有滿大的信心,看見這個數字,對臺灣人來說是相對友善的?賴清德說,「我們有決心爲國家爭取最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