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方向不變 SMR發展暴衝
熱門話題
臺灣2025年減碳目標爲10%,不過環境部坦言達標有難度,環團批評協和電廠碳排不減反增;專家指出,由於AI資料中心用電量大增,又有減碳的需求,亞馬遜、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Meta等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企業積極投入SMR(小型模組化核子反應爐)商用,預期2025至2026年會是急速發展的時期,臺灣也應積極跟進。
四接爭議吵不停,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7日指出,協和電廠燃油改燃氣後,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增加623萬噸,是現況3倍。臺電8日迴應,協和電廠目前僅剩2部老舊燃油機組,因燃燒效率差、空污排放量高,已儘可能減少使用,環團卻以減少空污而降低的發電量,比較未來燃氣機組正常運轉的發電量,不僅無理曲解臺電改善空品的努力,也忽略北東電網的供電缺口,必須高度仰賴外援的現況。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昨日反擊,協和電廠1、2號燃油機組早在2019年底除役,2020年後只剩3、4號機組發電且長期低度運轉,四接相關文宣卻以4部燃油機組火力全開情境計算減少的碳排與空污量,纔是真正誤導社會大衆。
蔡雅瀅指出,協和電廠近年發電量不高,改建發電量增爲6倍多的大型燃氣火力電廠後,預估總碳排量仍暴增近3倍,將嚴重拖累國家減碳腳步。
去年舉行的COP29拍板通過《巴黎氣候協定》第6.4條指引,內容囊括國際碳市場交易與減排成果的細則,主要爲確保不重複計算減排成果,奠定全球碳市場透明度以及有效運行的基礎。
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對於減碳議題不以爲然,並重申美國石油的增產計劃,讓全球減碳趨勢增加不確定性,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綠能中心主任餘適伯指出,川普的態度恐讓美國在減碳政策上有所調整,但全球在2030年碳達峰的大方向不變。
餘適伯解釋,碳達峰的意思是從2030年開始,全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開始逐步下降,並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部分發展中國家有不同的政策,但只是時間上的差異,目前做得最徹底的就是歐盟,明年開始就會實際課徵CBAM的關稅。
臺灣明年課徵碳費,餘適伯認爲,臺灣在今年減碳顧問相關服務產業發展會相當快速,再來就是與排碳關係最密切的發電,因爲用電量極大的AI資料中心遍地開花,勢必會造成排碳量大增。目前全球四大CSP企業都投入巨資建立SMR,雖到商用化還需要時間,但今年跟明年會是發展非常快速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