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併購原則 中信金:銀行、非銀行獲利比重7比3

市場盛傳老牌壽險三商美邦人壽出售採取邀請制,中信金被點名爲出價名單之中。中信金總經理高麗雪表示,不評論個案,長期來看希望維持銀行與非銀行獲利比重7比3,也會考量客戶關係等,希望發揮綜效。

中信金控今天下午舉行第2季法人說明會,由總經理高麗雪、財務長徐旻傾共同主持。媒體關注三商壽傳出售,中信金如何看待、是否出價等。

高麗雪表示,中信金一向不評論個案,經營策略還是以客戶關係爲出發點,就業務成長部分,是否有適合資產可以產生綜效,以提供客戶更好的產品與服務,就長期策略來看,還是希望銀行跟非銀行的獲利比重爲7比3。

媒體追問是否意味就算併購保險業還是會希望維持7比3比例,高麗雪指出,從獲利角度來看是如此,另外也會去思考資產、資本分配角度等,更重要的還是客戶關係,短期來看當下或許不是7比3比例,但長期仍希望維持此比例。

臺灣人壽策略長葉栢宏指出,目前預估明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ICS應是125%水準,若有任何併購計劃,也都會在清償能力範圍內納入考量。

保險業明年元旦將接軌IFRS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媒體關注臺灣人壽年底CSM(合約服務邊際)接軌餘額,以及下半年保單銷售與避險策略。

高麗雪指出,臺灣人壽6月開始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7月也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並獲覈准,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臺幣151億元,8月底臺灣人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爲206億元,可稍微緩和匯率波動影響。

外界關切接軌狀況,葉栢宏說明,目前部位在明年接軌狀況下,CSM餘額約有1200億元以上,投資型保單雖然CSM較低、但因爲比較不消耗資本,若以追求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最大化角度來看,投資型保單仍有幫助,預計下半年投資型保單仍有成長機會。

葉栢宏指出,今年新契約保單CSM水準預計落在130億元左右,後續希望2位數成長,中期目標希望拉高到150億元到200億元水準。CSM釋出率預期在7到8%,未來希望每年CSM釋出的成長率可達到2位數。

目前臺壽已經採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上半年避險比率爲56%。葉栢宏說,外準金充足情形下,匯率波動不會影響損益,影響損益的是避險工具成本,不過相關成本也跟避險比率有關。該避險的還是會避險,整體來說將依據匯率走勢、避險工具成本來做權衡進行避險。

至於後續發債規劃,高麗雪表示,今年初金控、銀行與人壽都有申請發債額度,金控今年發債額度400億元,已經發行205億元,其餘195億元額度會視市場狀況,有需要會在1年內發債,銀行額度300億元、已全數發行完畢,保險有300億元額度,目前還有60億元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