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周邊破壞穩定活動頻繁 美日韓擺明很擔心 專家說話了

解放軍東部戰區進行環臺灣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時,殲-15艦載戰機準備從海軍航母「山東」艦起飛的資料照。 (新華社)

南韓、日本和美國外長週一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說,對臺灣周邊日益頻繁的破壞穩定活動表示擔憂。

路透23日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南韓外交部長趙顯(Cho Hyun)和日本外務大臣巖屋毅在紐約發表的聲明還說,三國也強烈反對在南海的「非法海洋主張」,以及強制執行這類主張的企圖。

然而,聲明中並未明確提及中國,但這正值北京與華府及其盟友因南海爭議而緊張關係升高之際。中國聲稱幾乎對整個南海擁有主權,而這些主權區域與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的專屬經濟區重疊。多年來,有關各島嶼等的所有權爭端一直懸而未決。

而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學者高登(Philip Gordon)和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在《外交事務》期刊發文指出,近幾年來,國際關係中鮮少有議題比北京可能攻臺更受關注,其中原因顯而易見:對岸從未放棄對臺主張主權;中方正在進行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建設之一,並經常侵擾臺灣的海、空域。據美國高級政府官員透露,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指示軍事領導層,在2027年前發展出攻臺戰力。

對那些懷疑21世紀是否會發生這類衝突的人來說,2022年2月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便是個鮮明的提醒:領土爭奪的大規模戰爭並非歷史的陳跡。俄羅斯總統普丁抓住了自認爲的機會,試圖奪回他眼中正在脫離掌控的失地,而習近平遲也可能採取類似行動。

分析指出,其他因素也加劇了對臺灣未來的憂慮,幾乎沒人懷疑,要是北京認爲,防止臺灣永久分離的其他一切選項都已耗盡,就會試圖以武力攻臺。然而,北京更傾向和平接收臺灣,以保留島上經濟、技術和人力資本的完整性。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正結合無休止的宣傳、滲透和軍事壓力,試圖削弱美國對臺灣的支持,並說服臺灣居民別無選擇,只能接受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政治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