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抓獲移工販賣狗肉 竟掃到晶片「是走失2個月多多」

記者李依融/綜合報導

臺中查獲越南移工販售狗肉與保育類水鹿肉,現場發現的狗屠體中竟然還掃出晶片,確認是一隻走失兩個月名叫「多多」的狗。這起事件震驚社會,也再度引發外界對於《動保法》規範不夠完善的質疑。

新竹縣流浪動物珍愛協會表示,日前聯手臺中警方突擊查緝時,在現場發現肢解後的狗屠體約16公斤、水鹿肉約6公斤。現場畫面顯示,杜姓越南移工將切塊的狗肉放入藍色塑膠袋中冷凍,每包袋上都標示重量以便販售,面對警方詢問,他一度辯稱「不知道」、「是別人送來的」、「這不是狗,是山羌」,但事後證實爲狗肉。令人痛心的是,其中一袋肉塊掃出晶片,竟是新竹一隻失蹤兩個月的狗「多多」,飼主得知後震驚又難過。

▲杜姓移工一度辯稱是別人送來的,堅稱不是狗肉。(圖/翻攝自社團法人新竹縣流浪動物珍愛協會)

協會指出,該案件不僅涉及違法屠宰與販售犬隻,還有保育類動物水鹿的肉品,情節相當嚴重。他們強調,這次查獲只是冰山一角,懷疑背後仍有地下狗肉交易鏈存在,呼籲警方與相關單位持續追查,防止更多流浪犬或走失寵物遭毒手。

此外,新竹縣議員朱健銘也在臉書發文指出,今年7月6日雲林曾查獲兩名越南籍移工販售狗肉,當時查到5只犬隻的屠體與內臟共65公斤,但嫌犯拒絕交代來源與同夥,最後僅以《動保法》裁罰10萬元結案。朱健銘批評現行法規對於宰殺動物的規範仍不周延,執法難以遏止地下屠宰與販售情形,未來將推動法令修正,讓動物能獲得更完善的保護。

整起案件除揭露非法販售犬肉問題,也讓人再次反思社會對動物生命的重視與法律保障的落差。協會與議員皆呼籲,除了加強稽查與重罰外,民衆也應提高警覺,若發現可疑屠宰、販售行爲,應立即通報,共同守護無辜的動物。

▲今年7月雲林也查獲越南移工狗肉交易。(圖/翻攝自朱健銘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