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中賓立體停車場動工明年10月試營運 未來有空橋通中國醫
臺中市「中賓立體停車場BOT案」上午舉行動土祈福典禮,預計明年10月即開始試營運。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中賓立體停車場BOT案」上午舉行動土祈福典禮,預計明年10月即開始試營運,且在頂樓與地上層預留空橋銜接空間,可與崇德殯儀館新館和中國醫藥大學以空橋銜接,有利於人潮疏散及場域整合。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中賓立體停車場基地位於北區五義街、錦新街、五順街與育才北路間,四面鄰接醫療院所、學區及商圈,停車需求多,是北區重要停車場新建計劃,負有崇德殯儀館改建的前置配套工程任務。
市府先完成停車空間,後續再啓動殯儀館新館工程,讓市民往來祭祀、就醫與商圈活動停車更便利,實現交通機能與都市更新的整體願景。
停車場采地上4層、地下1層規畫,提供401席汽車位及375席機車位,並設置32座電動公車快充樁與附屬商店,兼顧停車供給、綠能環境及城市夜間安全,成爲友善電動車的城市。
在都市設計與綠美化上,基地四側退縮6至8公尺,採鏤空式透光設計並設置綠美化牆面,頂樓規畫空中花園及公共綠化空間。
葉昭甫說,中賓立體停車場與中國醫藥大學攜手啓動BOT案,並結合中國醫藥大學的醫療資源,在緊急情況下可作爲避難處所與臨時醫護站,提升城市韌性。停車場不僅是靜態設施,更是融合交通、休憩與公益的公共場域。建築將透過綠化與智慧化規畫,打造環境友善、以人爲本的城市停車空間。
他說,中賓立體停車場導入智能停車系統,契約許可年期50年,完工後可有效紓解北區醫院、校園、商圈及殯儀館周邊停車壓力,爲市民提供智慧、便利的停車服務,打臺中成爲「智慧、低碳、綠能」的幸福城市。
包括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市議員陳政顯、陳俞融、陳文政、生命禮儀管理處長柯宏黛、北區公所區長戴燕如及多位里長今都出席。
中賓立體停車場地上4層、地下1層規畫,提供401席汽車位及375席機車位,並設置32座電動公車快充樁與附屬商店,兼顧停車供給、綠能環境及城市夜間安全。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臺中市「中賓立體停車場BOT案」上午舉行動土祈福典禮,預計明年10月即開始試營運。圖/臺中市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