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魚羣困死淺水窪 大里溪飄惡臭

臺中市大里溪近日傳出陣陣腐臭味,經市議員張芬鬱2日通報環保局調查,發現大里溪南側鄰近草堤路100巷的淺水窪,漂浮約400只魚屍,已請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派工清除。(張芬鬱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臺中市大里溪近日傳出陣陣腐臭味,令周邊民衆作嘔叫苦,經臺中市議員張芬鬱通報環保局巡查,發現大里溪南側鄰近草堤路100巷的淺水窪,漂浮約400只魚屍;環保局推測,先前凱米颱風致水位暴漲,退潮後魚只受困淺水窪死亡,近日又受高溫曝曬飄出惡臭,已請水利署三河分署派工清除。

有民衆2日晚間在臉書社羣「大里人聊天室2.0」表示,從太平到大里途經立新橋、大新橋時,聞到一旁的大里溪傳出很濃的「腐臭味」。民衆紛紛在留言處迴應「聞到類似死老鼠的腐臭味」、「在那邊跑步薰死」、「臭到想吐」等,叫苦不已。

張芬鬱獲報後,要求環保局儘速前往調查惡臭來源,環保局巡查發現,大里溪南側臨近草堤路100巷的淺灘水窪呈現死水狀態,粗估有400條死魚浮在水面。環保局表示,河川本身未出現死魚,推測爲死魚是日前凱米颱風過境,強降雨導致大里溪水位高漲,在退潮後魚只來不及逃生,被留在淺灘水窪處導致死亡腐爛,加上近日高溫曝曬,纔會造成惡臭飄散。

環保局指出,已請水體權管單位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派工清除,再由環保局派清潔車收運。另,人員巡查發現立善橋下淺灘也有兩處水窪,裡面還有一羣活魚受困,若不及時救援恐面臨死亡腐爛,加重河川惡臭問題。

張芬鬱說,淺灘區域的腐爛魚體對周邊居民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每次颱風過後,大里溪及頭汴坑溪總會浮現魚羣擱淺、缺氧死亡等問題,呼籲環保局和相關單位加強巡查和管理清潔,避免再傳腐爛惡臭。她已要求環保局等相關單位一併處理受困魚只,後續將會持續關注,追蹤異味改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