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一中百年實驗室大公開!師生聯手重現古董儀器
臺中一中實驗室收藏上百件距今70、80年古董級實驗器材,物理科教師賴奕豪去年起展開整理,後又有其他師生加入編撰儀器使用手冊,24日展現整理成果。(潘虹恩攝)
臺中一中實驗室收藏上百件距今70、80年古董級實驗器材,高二學生張培恩(左起)、陳冠瑋和許恩與等人進行「密立坎電量測量器」儀器測試與編寫儀器操作手冊。(潘虹恩攝)
臺中一中實驗室收藏上百件距今70、80年古董級實驗器材,高一學生王胤丞(左起)、陳亮維和翁丞沂等人蔘與古董儀器「電阻箱」修復。(潘虹恩攝)
臺中一中實驗室收藏上百件距今70、80年古董級實驗器材,物理科教師賴奕豪去年起展開整理,後又有其他師生加入編撰儀器使用手冊,24日展現整理成果。(潘虹恩攝)
臺中一中創校逾百年,實驗室收藏上百件距今70、80年古董級實驗器材,物理科教師賴奕豪率先展開整理工作,在科學館4樓佈置展示空間,後多位師生加入知識考究與編撰工作,試圖挖掘復刻從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珍貴教具,如今已編撰出52篇器材介紹,也讓這些儀器重新在教學中發揮意義。
日治時期創校的臺中一中,辦學至今已110年,當時教學使用的許多實驗儀器隨着時代進步被新儀器取代,但舊儀器仍妥善保存在實驗室至今。校長林隆諺指出,賴奕豪在實習期間初次踏進一中物理實驗室就被古董級儀器吸引,如願進入一中教學後,去年暑假展開整理工作,每天都到實驗室打掃、整理器材,熱情也感召同科教師張宇靖一起「做苦工」。
歷經半年,賴奕豪在實驗室走廊擺放展示櫃,排列出封藏已久的古董實驗器材,卻覺得「少了些靈魂」。因不少儀器只出現在物理科教科書中,賴奕豪開始考究這些儀器的使用方法與運用實驗,甚至在寒假到日本出遊時,走訪當初出產這些儀器的公司,並利用課餘時間摸索實驗儀器,拍攝影片,撰寫各儀器的使用說明,如今已產出52件儀器說明書。
適逢臺中一中110週年校慶,設備組長許瑋琇等教師與賴奕豪聯手推出「理科時光博物廊」手冊、筆記本與校慶活動。其中,高二學生張培恩、陳冠瑋和許恩與等人進行「密立坎電量測量器」儀器測試與編寫儀器操作手冊,並設置「理科時光博物館」網頁做爲公開教學資源,另組高一學生王胤丞、陳亮維和翁丞沂則參與古董儀器「電阻箱」修復。
張培恩等人表示,最困難部分是起初只知道儀器名字是「密立坎電量測量器」,但儀器已停產且完全找不到說明書,只好參考其類似型號的操作方式摸索儀器上的裝置及功能、作用。期間經歷多次失敗,還一度毫無進展,讓他們有放棄念頭,後意外發現油滴噴霧器的使用方法並不斷改善實驗方式,「看到課本上描述的實驗畫面浮現在眼前,才知道這成功多麼得來不易」。
陳亮維等人則分享,修復過程中常常會以爲已經焊接完成,且實驗數值正確了,結果中間卻有連接沒接好或金屬生鏽,實驗數值有異,不停重複測試的過程備感挫折,幸最終順利修復出理想模樣,從「這個我曾經看過」轉變成「這個我實際操作過」,經驗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