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醫院首任院長張坤正 使出「乾坤陣法」打造新一代智慧醫院

臺中市立醫院將於12月6日正式開幕,首任院長、國內心臟內科名醫張坤正,以其超過 2,500 例心律不整手術的深厚實力,率領「一級戰隊」揮舞「乾坤陣法」,將醫院定位爲新一代的「智慧醫院」。透過大規模引進醫學中心級人才與尖端 AI 科技,市立醫院致力於打造涵蓋「從預防到治療、從急救到長照」的生命守護網,目標守護北臺中與山城地區70萬市民健康。

臺中醫院首任院長張坤正。

張坤正引進「AI 救命術」:心梗判讀縮短逾三成

院長張坤正作爲心臟內科權威,特別將智慧科技應用在黃金搶救時刻。他指出,市立醫院的核心任務聚焦在「救腦、救心、救急、救命、失智整合」五大範疇,並跨專科整合十大醫療中心。

在急重症救護方面,院方不僅引進AI輔助失智診斷技術提升早期辨識率,更部署先進的AI心電圖即時判讀平臺。這項創新平均可縮短判讀時間超過三成,對於攸關生死的急性心肌梗塞,存活率提升效果顯著。

此外,張院長更將其兩項相關專利之一的AI自動診斷心肌梗塞系統,率先應用於救護車上,達成「到院前即可判讀緊急情況」的創舉。目前該系統僅在臺中、南投地區的救護車配備,爲市民爭取了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張院長能展現出這樣強大的執行力,與他長年在手術室爲病患疏通多條血管的心臟內科專業習慣密不可分。

人才「移植」:集結醫學中心級陣容強化急重難症量能

在醫療人才佈局上,張院長強調,醫療團隊延攬多位具備醫學中心副院長級經歷的專家,涵蓋神經外科、心臟內科、骨科、整形外科、復健等 38 個成熟專科人才,透過人才「移植」的方式,一舉強化急重難症與復健照護量能。這項策略被視爲臺中市政府結合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源,爲大臺中市民提供的最高規格健康承諾。

他也特別感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及董事會的大力支持,促使多項智慧醫療系統得以逐步導入市立醫院。

「一支手機打通關」:智慧流程優化就醫體驗

除了急重症醫療的提升,張院長也將「看診減少等待時間」列爲重要目標。他全面發展「一支手機打通關」的智慧就醫流程,讓民衆從報到、看診到領藥全程無需排隊,大幅優化了就醫效率與便利性,真正實現「因導入多項智慧系統到院內,進而提升就醫體驗與高度行動力。」

他常說:「病人跟同仁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體現了「魔鬼就在細節裡」的精準治理哲學。他以隨身攜帶藍黑紅共六支筆的細膩作風,來調整治理策略和記錄會議重點,確保醫院以病人爲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照護服務。

而對於未來發展,張院長說,市立醫院也將擴大園區,增設預防醫學中心、產後護理之家,以及員工宿舍,致力於打造以市民健康福祉爲本的全方位醫療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