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藝博會水墨詩境並現

陳茂榮,〈漁樵耕讀四聯屏〉,水墨紙本設色,128 × 29 cm × 4,2024年。(圖片提供/長歌藝術傳播)

蔡悅璐,〈海棠〉,水墨紙本設色,66 × 43 cm,2023年。(圖片提供/長歌藝術傳播)

潘宏亮,〈故園月下〉,水墨紙本設色,93 × 61 cm,2022年。(圖片提供/長歌藝術傳播)

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臺中藝術博覽會,將於7/3~7/6於臺中日月千禧酒店1103號房展出。長歌藝術傳播以「術予書畫舍」三位藝術家陳茂榮、蔡悅璐、潘宏亮爲主軸,展現當代水墨在山水、人物與花鳥之間的豐沛詩意。

「術予書畫舍」2013年由陳茂榮、蔡悅璐、潘宏亮三位水墨藝術家共同創立。「術」意指技藝傳承;「予」象徵給予與讚許,三人分別耕耘于山水、人物、花鳥領域,風格獨立卻又互爲呼應。陳茂榮鍾情於將文人疏雅的筆墨趣味,融入華麗基調,構畫出遊走於自然與夢境間的山水奇境。融合「青綠山水」設色與自由潑墨手法,也有部分水墨寫意山水,巧妙勾勒出既寫實又富幻想色彩的自然風景。筆觸間充滿動勢與靈氣,蘊含着他對傳統山水的理解、對大美河山的感悟,以及對當代山水畫面貌的探索。

蔡悅璐擅長以細膩工筆描繪女性,畫風清新唯美,線條嚴謹中蘊含柔情。本次展出一系列古典仕女圖,結合詩詞意象,將美人與水、花、蝴蝶等象徵符號結合,不僅展現人物內在性格,也隱含對當代女性美麗、獨立、自由狀態的追求。運用含蓄筆法勾勒眼神與姿態,營造如詩如夢的氛圍。讓美人圖不僅只於美,更寓有深層情感與文化脈絡。

山水人物花鳥的詩意對話

潘宏亮浸淫宋元畫風多年,對筆墨情致的掌握格外細膩。畫作常結合牧牛、打柴等童年鄉野記憶,以優雅沉靜的構圖與空靈敷色,描繪出一幅幅可聞水聲鳥語的山林牧歌。他以「師古人、師造化、師我心」作爲書畫創作的永恆課題,不僅向傳統取經,更融入田園日常,轉化爲詩畫意境。他的山水不僅是景,也是情,是內心的靜謐投射,也是對古典人文氣質的深刻迴應。

水墨藝術的創新在於如何賦與其當代魅力與詩性風華,無論是陳茂榮筆下的靈動山水、蔡悅璐的柔韌仕女,抑或是潘宏亮的靜謐山林,皆以水墨爲語言,傳遞詩意且深刻的存在感。「臺中藝術博覽會」爲中部指標性藝術盛事,值得藝術愛好者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至博覽會中尋得片刻寧靜與沉思,感受藝術家們內心最真摰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