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向上路長下坡曳引車連撞21車 交通局曝「源頭管制」是關鍵

向上路6段長下坡路段有長達3公里的陡坡,對大型車的煞車系統與司機駕駛技術是一大考驗。(寶智華攝)

臺中市向上路6段長下坡路段,本月27日發生曳引車連撞21輛汽、機車重大事故,造成10人受傷住院。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王立任、議員曾威與立委何欣純,29日會勘現場,要求立即設置防撞緩衝區、加強警示號誌、利用先進材質增加紐澤西護欄緩衝摩擦力,並提出中、長期高架橋分流大車計劃,市府交通局表示會盡速研議辦理。

1輛曳引車因煞車故障,從向上路長下坡路段由南往北高速往前衝,撞斷區間測速杆,一路拖行,把路旁21輛汽、機車撞成廢鐵,10人受傷住院,目睹案發經過的當地陳姓居民表示,「碰!碰!碰!的連續撞擊聲,曳引車如同坦克車造成爆炸般的破壞,嚇死人,那對騎機車待轉重傷的母女就在他眼前,母親手摺了,女兒一度無意識,在當地住了20年,看過幾次重大車禍,這次確實被嚇壞了。」

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王立任(穿天藍背心)、議員曾威(左二)與立委何欣純(左三),29日會勘向上路長下坡段車禍現場。(寶智華攝)

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王立任、議員曾威與立委何欣純今日下午3時邀集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建設局、警察局及沙鹿區公所前往向上路車禍案發現場會勘,要求儘速在長下坡路旁設置緩衝區,加強車輛分流,設置更明顯的警示及交通號誌,紐澤西護欄加裝摩擦力較大的材質,讓失控重車能夠在緊急時擦撞護欄,因而減速停下。

曾威表示,市府雖然說已做了許多改善方案,並定出短、中、長期改善方案,但發生這次重大車禍,很明顯的短期改善方案無效,另外,這些重車都是要直接前往臺中港,中期改善方案要叫大車多花時間分流繞道,根本不可能,講了很多年的高架橋引流方案,也不見市府提出規畫,希望市府儘速提出。

何欣純強調,現在已經有很多高科技的材料與工法,相信交通局、建設局的專業人員能夠利用來充分改善向上路長下坡的問題,如果設置緩衝區有需要跨部會的協調,她會居中積極協助,請市府儘速提出相關改善規畫,她每2星期、每個月都會盯進度。

市府交通局指出,向上路長下坡車輛分流早已實施,20噸以上大車只能行駛內車道3個車道的外側,至於部分需要右轉進入當地社區的小車會與大車車流交會,衍生逼停大車風險,交通局會評估再設法改善。

交通局指出,不論路況或安全措施改善到如何完善的境界,只要遇到這種煞車故障的重車都沒用,追根究底還是要重視源頭管制,加強對司機的再教育以及車輛保養、管理,纔能有效避免憾事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