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危老重建案 恐連2年下滑

臺中歷年危老重建覈准案件數統計

臺中危老重建出現降溫跡象。根據營建署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臺中市累計覈准危老重建案件885件,僅次於臺北市,居全臺第二,然進一步檢視歷年數據,卻可發現臺中危老案正由盛轉衰,在2023年衝上175件高峰後,去年降至147件,今年上半年僅剩62件,預估全年恐續跌,連續二年下滑。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分析,臺中危老重建熱度長期高居全臺第二,甚至超越新北市,主因在於臺中屋齡老舊建物產權多爲單一持有,相對符合危老「100%同意」的嚴格門檻,整合難度比雙北更低;其次,臺中的整合成本相對低,但新建案房價近年已逼近首都圈水準,讓開發商在重建案中能獲得不錯的開發效益。

不過數據顯示,臺中市危老熱度正逐年退燒。2023年危老重建的時程獎勵雖從4%降爲2%,但當時房市呈多頭氛圍,危老重建熱度旺盛;但同年8月新青安政策推升房價後,屋主心態轉趨強硬,提高危老整合難度;去年9月中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房市急速降溫,市場預期悲觀,也讓開發商更趨保守。

開發商表示,雖然危老貸款並未直接受限於信用管制,但銀行仍將其計入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爲降低風險,對危老融資趨於謹慎,銀彈收斂,導致危老開發案進一步受到壓抑。

今年5月時程獎勵正式落日,全面改爲規模獎勵。由於大基地整合需要更高成本與時間,開發商反應普遍不若以往熱烈,使市場氛圍轉向觀望。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資訊委員會主委白洪章指出,建議政府持續檢討政策,適度延長時程獎勵,協助城市老舊建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