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廚餘去哪?議員質疑量能不足 市府:73%送焚化廠
民進黨議員陳淑華(左四)批評市府平時準備不足,廚餘去化設施延宕,導致事情發生後廚餘去化量能不夠。記者陳敬豐/攝影
臺中市爆發全國首例非洲豬瘟,農業部禁止全國廚餘餵豬,廚餘去化成爲大問題,臺中市第一階段以掩埋爲主,28日開放文山、烏日焚化廠以焚化發電去化。議員質疑,臺中去化設施延宕,導致現在量能不足;市府表示,昨天約73%廚餘送焚化爐,之後還會加入正在歲修的后里焚化廠。
臺中市議會今天質詢警消環衛業務,藍綠議員聚焦非洲豬瘟疫情後的廚餘去化。國民黨議員陳本添表示,以後裡來說,既有焚化爐,又有掩埋場,廚餘都往後裡送;同黨議員楊啓邦表示,儘管目前已經封閉各地掩埋場,市民還是擔心後續量能,請市府提出具體計劃。
民進黨議員謝志忠強調,根據外媒,臺灣驗出首例非洲豬瘟確診後,相關管制可能要3個月才能完全解除,這段時間有多少容量?能否處理?同黨議員陳淑華指出,外埔綠能生質園區2018年第一期完工,處理生廚餘,但二期規畫的熟廚餘處理設備延宕多年,才導致廚餘無法去化。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第一時間團膳業者的學校廚餘無處可倒,市府才啓用4年前使用的掩埋場,這是業者較熟悉的場域,以免廚餘漏接;後根據中央建議,以焚化發電爲主要去化方式,28日開放文山、烏日焚化廠後,已29日爲例,全日250公噸廚餘有約190公噸送焚化廠。
陳宏益指出,目前後裡焚化廠還在歲修,據他了解11月2日後歲修完成可投入使用,目前是焚化廠輪流歲修季節,市府會依歲修狀況調度;原本使用的12處掩埋場剩下3處,分別是沙鹿、后里、文山,也轉爲備用坑,其他9處已覆土消毒,之後廚餘去化優先以堆肥、生質能發電和焚化發電爲主,掩埋備而不用,即使使用也會依照中央指引。
關於外埔綠能生質園區,陳宏益說,BOT合約由廠商提出,之前廠商對熟廚餘設備沒有信心,今年9月已提送計劃,市府一直輔導業者。民進黨議員施志昌反駁,業者不敢提送是因爲沒有穩定的熟廚餘料源,市府寧可以販賣熟廚餘的方式每年賺取2500萬元,也不願給生質園區;陳則強調,全國都是用賣的。
臺中市議員陳本添等人擔心廚餘處理量能,不希望全市廚餘都送往特定區域。記者陳敬豐/攝影
臺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目前廚餘超過70%送往焚化爐焚化發電。記者陳敬豐/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