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標案25%曾流廢標 建設局挨批流標王

臺中市613件列管標案中,高達148件出現流標或廢標情形,佔比近25%,市議員林祈烽(中)等認爲對市政建設影響甚鉅。(陳淑娥攝)

依據臺中市府今年3月列管案件月報,全市613件列管標案中,高達148件出現流標或廢標情形,佔比近25%,其中建設局以54件居冠,成爲「流標王」,多位議員認爲對市政建設影響甚鉅,要求立即改善。建設局長陳大田迴應,除經費外,工程工期、複雜度都會影響廠商投標意願。

臺中市議會12日質詢都發建設水利業務,市議員林祈烽、施志昌、鄭功進及楊典忠4位披露,全市613件市府列管標案中,高達148件曾出現流標或廢標情形,佔比近25%,其中建設局以54件居冠,佔比36.5%,成爲「流標王」,教育局佔25%居次,第3名爲水利局佔9.5%,第4名是都發局佔6.8%,對市政建設影響甚鉅。

林祈烽舉例,臺中市重大建設如臺中巨蛋流廢標8次、海洋生態館6次、綠美圖及足球運動休閒園區則各4次,都難逃流廢標命運,節能路燈換裝維護案甚至流廢標5次,質疑是否預算編列不實,要求相關局處進行總檢討。

林祈烽進一步指出,建設局標案中甚至有多件流標超過5次,北區三民路三段道路及人行道改善工程流廢標更多達9次,導致進度落後10%,有些標案還可能波及中央補助款,造成更大財政損失,他痛斥市府推動公共工程,若無法克服最基本招標問題,要如何落實市政建設藍圖。

副市長黃國榮表示,可能因營建成本高漲,才造成流廢標。都發局長李正偉說,之前受疫情影響導致缺工缺料,之後會參考營建物價指數招標;水利局長範世億表示,污水接管工程困難,預算單價抓得比較緊,加上污水工程廠商工作量能有限,不一定都能來投標;建設局長陳大田迴應,除了經費外,工程工期、複雜度均影響廠商投標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