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山域事故頻傳 消防局添400組救援裝備應戰
臺中山域事件逐年攀升,圖爲救援示意圖。(消防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近年登山風氣盛行,臺中山域事故件數近年也明顯增加,從2019年42件增至2023年92件,今年教師節、中秋與雙十連假更接連傳出山域事故,包括移民署專勤隊長登八仙山途中昏迷不治、山友登長壽山疑似心臟不適猝逝。爲提升救援效率,臺中消防局近期斥資585萬元添購逾400組山域救援裝備,並安排實地課程強化救難技能,同時提醒消防署也補助三大登山留守平臺與定位設備租賃服務,協助登山客即時定位、確保安全返家。
據消防局統計,近3年2023年至今年10月13日止,共發生186件山域事故,其中以「迷途、失聯」類型最多,有79件、佔比約 42.5%;其次爲「跌倒、摔傷、扭傷等創傷事故」69 件約37%,以及「體力不支、高山症、失溫」等非創傷案件38件20%,造成69人受傷、13人死亡。
臺中市消防局今年添購400組山域專業救援器材。(消防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山域搜救訓練與冬季雪地操作。(消防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臺中山域事件頻傳。(消防局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從數據顯示,2019年山域事件有42件、2020年78件、2021年61件、2022年85件、2023年92件,救援件數逐年攀升,今年教師節連假6件、中秋節3件、雙十節3件,光是3大連假就有12件。
臺中市義行救難協會總幹事黃澤洋分析,他認爲,事前準備不足、太過自信與天氣驟變,是遭遇山域事件主因,山林中有許多不可抗因素,包括天氣變化大,如果事前已知氣候不佳,就不該硬前往登山。
黃澤洋表示,山域事件不分新手、老手,有些人可能認爲登山只是當天來回,就沒有準備齊全的裝備,或是獨自上山,但輕忽大意容易增加山難發生,行前準備要做足,包括保暖衣物、乾糧與登山裝備,如要挑戰難度較高的山,建議找高山向導陪同,更要評估自身狀況,「山隨時都在」。
消防局災害搶救科科長趙育德說,爲了提升救援效率與安全性,消防局今年完成「提升山域事故救援效能中程計劃」並正式驗收啓用新裝備。此次共採購超過400組山域專業救援器材,總經費近585萬元,包括揹包、防水衣物、繩索系統、吊掛與雪地救援器材、溯溪裝備等,大幅強化山域搜救能量。
他表示,消防局也爲救難人員安排「滑輪拖拉課程」,透過實地演練學習張力計算、搬運與拖拉模組應用,確保每位搜救人員都能熟練操作,快速、安全完成救援任務。同時持續加強山域防災宣導,並強化和平、谷關、梨山分隊山域搜救訓練與冬季雪地操作,以確保救援安全與效率。
此外,消防署補助三大「登山留守平臺」也上線,結合衛星定位設備租賃服務,讓登山民衆能在行前完成登錄、行程留守與即時定位,萬一發生意外能迅速掌握位置通報,讓「平安出發、安心回家」不只是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