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清水稻田現「水晶球」奇景 防鳥害神器意外成打卡點

驅鳥神器意外被當作水晶球裝置藝術。(李京升攝)

近期是臺中市清水區第一期稻作收割期,不少民衆發現清水區農田處處可見一整排成串猶如水晶球的氣球裝置藝術,吸引不少民衆前往拍照打卡,但近看會發現卻是一般的塑膠提袋。稻農則爲大家解謎,並指隨風飄揚整排的塑膠袋其實是防鳥神器,主要防止鳥害侵襲;清水農場則說,農民防止鳥類破壞稻作的巧思,意外成爲鄉村的另類特色風景。

農民發揮巧思在農田間以塑膠袋防鳥害。(李京升攝)

目前正值第一期稻米收割季節,有許多民衆發現,清水區民族路、民安路與民和路口等路段多處稻田上,有一串串的飄浮球體,綠油油的稻田,加上藍天白雲和透明白色球體,讓人認爲是特別設計過的裝置藝術,因此吸引不少路過民衆拍照,但近看卻只是常見的塑膠袋,大家都摸不着頭緒。

稻農白立堂今天也爲大家解答,他說,其實這些綁繩的塑膠袋是驅鳥神器,每年6月到7月上旬,是清水區第一期稻作收割期,爲防止麻雀等野鳥啄食穀粒影響收成,農民發揮創意利用綁繩每隔5、10公尺綁一個塑膠袋來驅趕野鳥。

白立堂表示,他種植約3甲地稻田,但周邊行道路、電線杆林立,經常吸引麻雀成羣結隊損害稻田,多年來都是利用鞭炮、敲鑼或是警報器等方式驅趕,但這幾年清水區開發愈來愈廣闊,許多農田逐漸消失,附近都是住宅區,以往驅鳥方式都會被居民抗議,因此大家突發奇想,發明了塑膠袋防鳥神器。

清水農場場長鄭明峰說,爲了防止鳥類的侵襲吃掉稻米,稻農發揮巧思,發明出另類稻草人的驅鳥裝置,這些塑膠袋經過風吹膨脹,形成「膨風裝置」飄在空中,遠看就像是飄在空中的水晶球裝置藝術,最近吸引不少民衆前往擺拍,也成爲清水地方另類的打卡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