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農改場開發「肥力計算器」養液栽培更簡便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推動「肥力計算器」,讓栽培者僅需輸入各別肥料用量,即可迅速獲得配方肥力。(農業部提供)

養液栽培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土耕、介質耕及水耕上,栽培過程多仰賴經驗計算用肥量,惟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各異,養液配方因而有所不同,並隨不同生育期進行調整,若計算不慎易造成肥料浪費或作物生長受阻,對此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推動「肥力計算器」,讓栽培者僅需輸入各別肥料用量,即可迅速獲得配方肥力。

臺中場指出,傳統肥力計算需依包裝袋標示的有效成分含量及作物施肥量,逐一換算所用肥料,纔可計算實際施用肥力,然而養液配方調製所用的化學原料及肥料,相關成分複雜無法直接計算,需透過分子式與原子量佔比進行換算並加總,才能得出養液實際肥力。

臺中場說明,爲解決養液調配與管理的困難性,該場以荷蘭瓦赫寧恩大學暨研究中心的肥力計算器運算爲基礎,經簡化操作流程並納入國內常見28種複合即溶肥料、12種單質肥料與18種品牌微量元素。

栽培者每次計算時僅需各別輸入對應的肥料用量,即可獲得養液配方總肥力,免除複雜的化學知識與計算公式,該計算器不僅操作簡便,還能快速且精準使栽培者獲知有效肥力成分,並進行肥力管理調整。

臺中場指出,隨着氣候變遷加劇與全球通膨影響,肥料成本持續上升,使農民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在此情況下,如何精準施肥、降低成本並確保作物生長穩定,成爲農業發展的重要課題。該場開發的肥力計算器,可於該場官網下載(https://gov.tw/uAn),能幫助農民根據作物需求精準調配肥料,避免過量施用,減少資源浪費,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化學肥料對環境的負擔。

臺中場提到,將持續優化肥力計算器,進一步擴增養液導電度(EC值)與酸鹼值(pH)計算功能,協助農業生產者更科學的掌控養分供應,優化作物生長與產量,促進永續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