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綠再喊普發5萬 藍批不切實際
臺中市議會民進黨團10日舉行記者會呼籲臺中市的國民黨及無黨籍議員支持市府還稅於民,普發現金。(馮惠宜攝)
臺中市議會將於9月15日至24日召開臨時會,民進黨團提案要求「超徵稅額還稅於民,普發5萬元現金」,並列入專案討論。黨團10日再度舉行記者會指出,市府多年來累積超徵稅收與龐大賣地收入足以支應普發,呼籲國民黨及無黨籍議員支持;但國民黨團則反駁此舉不切實際。
民進黨團總召王立任指出,市長盧秀燕上任至今近7年間,市庫超徵達200億元,加上市地出售收入1023億元,以及《財劃法》修正後每年可增加288億元,合計約1511億元。以臺中市286萬人口計算,每人平均可分得5萬2860元,顯示市府財政完全有能力立即推動「還稅於民」。
王立任強調,年初國民黨立委曾公開推動「還錢於民2.0」,盧市長過去也曾表示「多收的稅應還給市民」。他認爲,社會共識已經形成,新北、臺南市議會更是不分黨派一致支持普發,臺中應該跟進。
市議員林祈烽則批評,市府在反罷免期間喊出普發1萬元,如今卻對5萬元倡議以提告威脅,形同「選前騙票、選後跳票」。他並指控市府在新版《財劃法》爭議中操作,導致34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無法完全分配,加劇城鄉差距。
市議員張芬鬱則以數據指出,2024年臺中上班族平均薪資僅3萬9011元,六都墊底,但家庭年消費支出卻高達97萬3022元,居六都第二。她呼籲應將超徵與賣地所得回饋市民,紓解沉重生活壓力。市議員周永鴻也指出,審計處報告顯示財政歲計賸餘逾41億元,市府若拒絕規畫普發,將被質疑雙重標準。
對此,國民黨團書記長李中重申,若普發1萬元就需286億元,普發5萬元更達1500億元,將使市府財政陷入沉重壓力,批評綠營提案「打烏賊戰」,無視財政現實。
國民黨籍市議員黃佳恬也點出,隨着20%關稅政策上路,國際間多數國家已推出配套與補助,但臺灣政府仍遲遲未兌現普發1萬元承諾,政策反覆讓基層民衆焦慮。她質疑,若中央一再拖延,恐將使民怨持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