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垃圾危機 社區清運喊停

臺中市4家環保公司突然服務異動,超過300家社區及賣場受影響,恐造成垃圾清運與市容問題。(臺中市政府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臺中市多處社區近日陸續接獲保全公司或原本合作的清運業者通知,表示垃圾清運服務將暫停或異動,要求社區自行緊急尋找替代業者。消息一出,引發居民不安,議員憂心「垃圾大戰」一觸即發。環保局證實,部分清運業者因幹部涉入司法調查,擔心後續無法正常履約,才提前通知社區轉換,但強調並未勒令任一家業者停業,社區若出現清運問題,將協助媒合業者接手。

目前傳出異動的業者包括榮輔、國業、綠野與佑安4家業者,粗估服務社區應超過400家,由於垃圾進場量受總量管制,社區轉換合作對象時,還受業者容許清運總量限制,不是說換就能換。

有管委會爆料,着手準備更換清運公司時才驚覺,原業者每月申報的核準清運量僅0.2公噸,卻承接了實際產出約0.9公噸垃圾的社區,還不含其他簽約社區的處理量,形同長期超量承攬。由於新業者多半量能已滿,社區一度出現由總幹事和社區保全手提垃圾袋、追着環保局垃圾車「找地方倒垃圾」的荒謬場面。

4家環保業者中,榮輔客戶量多達300個社區及賣場,還承接環保局中區、西區、東區、南區多個清運路線,據悉其垃圾處理量排行民間清運前3名;該公司聲明,公司2名幹部因個人行爲不當遭司法調查,已於第一時間處以停職,目前公司營運一切正常,對外仍維持完整清運服務。

環保局重申,目前仍在司法調查中,未對任何業者開罰或停業,社區若因此產生清運空窗,將由市府協助媒合合格業者承接。

市議員黃守達表示,中、西區與東、南區已有社區反映被臨時通知取消清運,「不論實情如何,市府都應確保民生服務不中斷,必要時協助社區媒合新業者,把衝擊降到最低。」

市議員張芬鬱則批評環保局睜眼說瞎話,無視臺中市垃圾大戰波濤洶涌,業者私下惡性競爭搶管制量,已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最後影響的是市民日常民生,社區垃圾消化不了,業者成本增加全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不然就是全部運往大里垃圾山,現在社區民衆還要自行追垃圾車,臺中市民到底還要忍受多久的垃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