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捷運紫線、山線、海線鐵路三項建設 再送交通部審議
臺中市捷運工程局長蘇瑞文指出,「山線鐵路高架延伸至烏日」與「海線鐵路雙軌化暨部分高架化」兩案,已於去年送交至行政院審查,並於今年多次修正,其後市府再依中央意見迅速補充資料,於16日完成再度送審,期盼交通部儘速覈定,並由交通部鐵道局啓動後續綜合規劃作業,加快中部鐵路優化步伐。
蘇瑞文說,山線高架延伸計劃,自大慶站至烏日站,全長約3.7公里;海線計劃長度達25.9公里。依市府財務試算,並依《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劃審查作業要點》規定進行經費分攤,山線部分中央預估負擔36.54億元(佔43.81%)、地方46.86億元(佔56.19%);海線工程則中央負擔約221.41億元(佔55.51%)、地方負擔177.46億元(佔44.49%)。
蘇瑞文強調,雖然山海線,屬於臺鐵系統,未來營運權與產權,皆由中央掌握,但市府仍願主動分攤建設經費。然而,考量地方財政壓力沉重,盼中央比照其他高架鐵路專案辦理,採取專案補助模式,提高中央負擔比例,以利計劃順利執行。
蘇瑞文說,除鐵路現代化工程,市府也同步推進捷運「屯區環狀線(紫線)」計劃,並已於7月4日完成可行性研究修正報告,重新提送交通部審查,期望加快覈定進度,完善臺中捷運整體佈局。捷運紫線採高架方式,路線總長約16.14公里,設置16座車站,北起捷運綠線延伸段G1站,經祥順、中山路、永義路等地段串連藍線、機場捷運橘線與臺鐵大慶站,巧妙打造綜合轉乘節點,可與綠線、藍線、橘線形成完整環狀網絡。
「都市軌道建設,不僅是交通建設,更是城市轉型的基礎工程。蘇瑞文強調,山海線與捷運紫線,將共同構成臺中現代化公共運輸骨幹,對改善交通品質、提升產業競爭力與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市府將持續與中央緊密合作,攜手推動中部地區軌道建設邁入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