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火力發電廠又失火 警大防火專家這麼看

臺中火力發電廠今天上午因承包商施作,切割火星不慎波及塑膠模板釀災,中央警察大學消防學系留英防火工程博士助理教授吳佳隆說,要預防施工火災事故管理火源、易燃物等防範措施不可少,建議施工應劃分區域,移除或遠離易燃物,嚴格執行SOP安全規範,加強現場監督。

吳佳隆表示,工地安全管理長期存有些許問題,由於現今工程大多將施工項目分類外包,工人水平或許參差不齊,甚至大部分爲外籍移工,造成管理困難,雖然工地可能存在如CCTV監視器的監督機制,執行效果也有限,就算簽訂合約詳細規範SOP安全規範,卻因外包人員過多,經常被忽視或簡化。

「人爲因素是火災發生關鍵原因」吳直言,外籍勞工比例高,造成語言與訓練落實困難,且目前簽署的施工安全教育與規範多數爲10幾頁或數十頁的書面契約,讓勞工看完只能過目就忘,難以真正提高施作者的安全意識,建議透過影片或實際案例相關影像展現工地操作失誤引致的火災風險,就算語言溝通有困難,藉由影像也能強化施工人員教育。

此外,無論是臺中火力發電廠、各建築工地或超市等商業場所其實都有類似安全管理漏洞,企業因成本考量,往往未嚴格執行安全標準,一旦發生事故,將影響企業形象與信譽;他認爲應強化企業內部的安全意識與文化、落實SOP並確保員工遵守,同時透過實際演練與視覺化教育提升危機意識。

吳佳隆指出,臺灣勞動市場因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導致專業技術人力不足,施工人員素質難以「齊頭式平等」,安全意識參差不齊,昨天核三廠才發生火災,顯示問題普遍存在,必需透過更有效的管理與教育方式降低災害風險。

他強調,爲預防工地火災事故,除在設計階段考慮安全因素,施工過程應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措施,特別是進行焊接等熱作業時,施工安全以「區域劃分」,採取必要防火隔離和易燃物質管理措施,人爲因素難避免,需透過制度與企業文化補強,讓「管理教育」爲核心,因爲施工安全不僅關乎單一企業,也關係整體社會安全與形象。

臺電臺中火力發電廠廠區內工地3月7日火災,周邊黑煙密佈,有路過駕駛直喊「好臭」、「快跑」。記者黃仲裕/翻攝